培训涉嫌虚假宣传 诱导贷款购买服务 除了内容问题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有声书平台自带的“有声配音员培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0元学”“轻松接单”“声音变现你也可以轻松月入过万”……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不止一次刷到某平台有声训练营的广告后,今年4月底,上海市民赵女士参与了线上免费训练营,希望学习配音技能,通过配音副业挣点钱。 “免费课程总共五天,第一天到第四天是听录播课,了解有关配音的渠道等,课上还会组织学员pia戏(即兴、娱乐的朗读、配音活动)玩。”赵女士说,其间有所谓师姐发布配音任务,自己当天因为太累随便录了几句,仍被一顿猛夸。到第四天,师姐开始推荐付费培训,称培训后能拿到专属的有声演播师证,随后入驻平台,录书单源源不断。 “最后一天的课程还未结束,师姐就开始不断在群内和私信催促学员交钱,展示之前学员的‘战绩’。一旦有学员因为价格问题犹豫,师姐就提出可以贷款来购买课程,称‘学完后很快能挣到钱,就和没有贷款一样’。”赵女士回忆说,她感觉不靠谱,没有交钱,而和她同期的几名学员报名交钱后,结果很长时间一个录书单都没接到。 安徽省芜湖市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花了3980元购买了上述培训课,因为“手机录音不行”,后又被要求购买了2999元的录音设备。课程学完后,周先生入驻平台,结果发现里面可抢的录书单很少。 “宣传时,他们承诺会有业内大咖带教,与大师面对面,3个月玩转有声领域。实际上只有个别学生被连线指导。‘录书资源很丰富,不用担心没有书录’‘每小时赚60元至80元’,这些承诺一个都没做到。”周先生说,课程确实教了配音技巧之类的东西,可是版权方优先看的还是音色,音色要么是天生就好,要么就是需要后天大量时间培训,这些条件新学员基本不具备。开始录音工作后的几个月时间,自己近乎“颗粒无收”,这才感觉被坑了。 记者在某第三方消费者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关于有声平台自带的有声配音员培训,相关投诉有数百条。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菲说:“平台夸大培训效果,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服务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提高侵权处罚成本 强化内容审核管理 近日,在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牵头,有声读物专业委员会组织,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等28家机构参与的《有声读物》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有声读物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 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剑网”“网络音频乱象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打击有声读物平台传播不良内容以及盗版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制定或修改《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受访专家认为,有声书不雅音问题的出现,不仅是有声书制作团队和平台方的问题,也涉及整个社会对待文化娱乐产品的态度。对有声书平台的不良内容,亟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监管。 记者注意到,一些大型有声书平台专门成立了内容安全中心,通过自己研发或者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审核基地,借助“AI+人工”审核,进行平台内容把关。审核已成为许多平台内容发布的前置步骤。 北京瀛和(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照认为,有声书的制作团队应该加强对音频内容的审核和管理,严格把关不适宜的背景音的使用。相关平台方要加强对有声书的内容审核,确保用户听到的内容是健康、适宜的。监管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加强对有声书的监管,维护用户的权益。 王菲认为,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质检机构,由第三方质检后出具相关证明,如此可以改善自行质检难以避免的利益权衡等主观性问题。 对于平台的版权风险,在刘国照看来,平台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审查机制: 一般平台的用户有两类,第一类为以制作有声书为主要业务的专业演员、文化传媒公司等主体用户,第二类为普通个人用户。针对第一类职业用户,平台应审查更加严格,除审查有声书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之外,还要就有声书的版权合法性进行实质审查。换言之,应要求用户提供能够证明其读物的合法来源的材料并仔细审查,如平台需要审查版权授权合同的对象、权项、期限、实施方式等内容。 针对第二类用户,要建立有效的“侵权举报”受理渠道,在收到侵权通知后及时应对,采取必要措施,做到侵权通知“事事有回应”;需要注意的是,如普通用户上传一些知名作品的录音却不能提供有效的授权证明,平台应不予上传。 针对平台的过错行为及相关用户的侵权行为,应通过加强立法、实践处罚案例,提高侵权处罚的成本。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监测的方式,监管平台侵权现象,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公众版权保护意识。 为进一步推进有声书行业健康发展,王菲建议,细化相关规范性文件为行业操作提供实践参考,进一步细化标准,并加强监管;建立行业自治组织,进行行业间的交流和自我管理,在公权力监管的底线之上进行更高标准的自律管理;建立健全公众监督渠道,赋予公众适当的监督权。 刘国照说:“网络平台和用户分布在不同地区,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跨地区的协调机制,确保监管的有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有声书市场的监管,制定有关版权保护、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法规,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为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和透明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