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10月18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举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发布会,13家当地农批市场现场签订贯标承诺书。据悉,该《规范》为浙江省首个农批市场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相关地方标准,将于2024年11月20日起正式实施。 据介绍,《规范》由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提出并归口,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适用于综合类及蔬菜、果品、水产品等专业类批发市场,共6个章节、3个附录,内容包括入场风险防范、场内风险防范、经营管理风险防范等3方面13项具体要求,旨在引导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科学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建立重点品种风险管控模型,实行风险分级和主体分类管理,并利用PDCA闭环管理方式提升市场开办者的食品安全合规管理能力和食品安全风险应对水平。 《规范》提出,农批市场应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入场检测,如检测结果呈阳性,可采用协议销毁、静置暂养、退货处置等方式处理。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时,不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市场应结合食用农产品的种类、特性、季节性特点、风险等级以及监管的特殊要求,制定入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抽检计划,其中,农批市场抽检每年应覆盖100%的销售者,重点品种抽检应全覆盖,非农残检测项目应大于30%。市场应在醒目位置公示“浙食链”主体码,配备设施设备查询销售者信用、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等信息,并公示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产品处理结果等信息。市场应对食品安全投诉举报进行处理,并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意见,处置记录保存期限应不少于2年。 “农批市场是宁波食用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制定实施符合当地特色的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标准,是加强区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技术基础,对推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梳理总结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监管实践经验,不仅为各类农批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的标准示范,也为宁波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利民行动”“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等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 作为《规范》的应用试点单位,宁波果品批发市场自6月起依照标准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并配套打造全市首个农批市场全方位闭环追溯系统——“数智果品”智慧化管理系统,实行食用农产品从预约、入场、检测、仓储到交易结算的全链条信息记录与追踪,涵盖智慧巡检、在线巡更、到货预登记等多个场景,采集数据自动实时对接“浙食链”系统,为鲜果流通溯源保驾护航。市场还创新设置未报备车辆待检区,为入场信息不全或未报备车辆提供场地,直至所有必要信息补充完整,并由食品安全员完成重点产品取样送检,确保按照《规范》要求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