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屋外还是冬天,但杭州人的餐桌上已经是春天。这两天,不少橙友已经吃上了马兰头、荠菜……不过,最近天气有点冷,它们的价格有点高。 凤起路农贸市场二楼的菜摊摊主“杭州小农民”告诉记者,因为天冷产量低,昨天她从余杭田边收来的马兰头总共只有10斤左右,荠菜就更少了,只收了8斤左右。马兰头卖25元一斤,荠菜卖15元一斤,当天就全部卖完了。 马兰头可以说是杭州人最熟悉的春季野菜之一。旧时每逢春天,去郊外踏青采摘马兰头, 是杭州人的一大乐事。 一般来说,马兰头嫩叶的采摘时间要等到2月末3月初。但总有些马兰头性子比较急,严冬一过,天气稍微回暖点,就迫不及待地从田野、公园、山林、水边、路边等地方冒出来。 杭州人喜欢的马兰头做法,首先是马兰头拌香干,不仅营养好,口感清爽,还适合减脂,正好用来对付“每逢春节胖三斤”的魔咒。不少橙友分享过这道菜的做法,细节可能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大差不大。基础版的,按橙友“奇”分享的教程,只需三步:“第一步,马兰头洗净,一锅开水分别焯一下马兰头和豆腐干(不需要很久,1-2分钟);第二步,️用凉白开过一遍降降温,然后挤干马兰头;第三步,️马兰头和豆腐干切细,加生抽、盐、糖、麻油拌匀即可。”讲究些的,有人会把拌好的马兰头香干全部压入小碗中,然后倒扣在盘子上,拗出个漂亮的造型。别说,杭州特产的兰花香干和马兰头真是绝配。 荠菜的做法更多,可以像马兰头一样凉拌着吃,也可以和肉馅混在一起,无论是做千张包,还是包馄饨、包春卷都是很美味的。 荠菜入菜的历史,也是古已有之,其历史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诗经·邶风·谷风》中就有提及“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也有“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腌菜)及羹(菜汤)亦佳”的记载。 说到荠菜的吃法,就不得不提中国著名美食家苏轼了,他做的东坡羹就是一道以荠菜为原料的菜。苏轼晚年还专门写了一首《东坡羹颂》,记录了这道菜的详细做法:“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在菜汤中,入生米为糁。”菘是白菜,蔓菁即大头菜,芦菔是萝卜,荠是荠菜。翻译过来,就是白菜、大头菜、萝卜、荠菜,洗好去汁一起烹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