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聚焦
案例聚焦
篡改奶粉生产日期、销售有毒牛肉 广东公布食品安全典型案件
 
2021-06-11 09:10:29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黄劼)今年以来,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铁拳”行动,突出案件查办,着重查处民生领域案件,严查重惩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截至5月,广东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540宗,罚没1046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5宗,责令停产停业案件7件,吊销许可证13件。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公布十起食品安全重大典型案件。

1.篡改奶粉生产日期案

今年3月12日,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对位于增城区新塘镇某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两名工人正在使用全自动喷油机篡改婴幼儿罐装奶粉底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信息。涉案产品涉及4个知名品牌婴幼儿奶粉共1843罐,涉案货值超过15万元,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管局已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经营未经检疫、瘦肉精超标进口食品

今年2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市场稽查局在深圳市某贸易有限公司冻库内查扣美国ibp(品牌)牛肉65箱、National牛扒39箱、巴西牛舌10箱和波兰鹅掌39箱等涉嫌无合法来源进口冻品一批,共2324公斤。经鉴定,上述涉案巴西牛舌(220公斤)和波兰鹅掌(585公斤)为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疫区产品,鉴定货值30370元。 另外涉案美国National牛扒(468公斤)、ibp去骨牛扒(203公斤)均检出莱克多巴胺(瘦肉精)项目超标,判定为不合格,货值45628元。另有涉案ibp冷冻去骨西冷(791公斤)、ibp猪排(57公斤),货值41545元,经检验合格,但无法提供合法进口检验检疫证明,属于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检疫的进口肉类食品。其行为涉嫌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口货物、物品犯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2月23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案件正在起诉阶段。

3.经营未经检验检疫冻肉食品

今年1月20日,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对东莞市伟昌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在该公司冷库内查获无中文标签、涉嫌未经检验检疫的冻肉猪耳朵一箱(重10公斤)、猪脚一箱(重10公斤)、猪胃三箱(箱重60公斤)。经查明,这些肉类食品为进口产品,东莞市伟昌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未履行法定进货查验义务,经营无中文标签、未经检验检疫的冻肉80公斤,涉案货值2770元。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没收涉案冻肉食品,并对该公司罚款10万元。

4.生产假冒“红牛”饮料

2020年12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公安机关依法对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某开发区一厂房进行检查,查获一个无证无照涉嫌生产假冒“红牛”饮料窝点,该窝点现场共有“红牛” 标识饮料成品约5649件,共33894罐;印制有上述标识的空罐311245个;印制有上述标识的包装纸箱约1.4万个;生产原料38袋,以及生产设备一批。这些产品为假冒饮料产品,且经检验,涉案饮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佛山市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已将该案移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处理。公安机关抓捕负责人李某及工作人员共9人,目前,该制假窝点已被取缔,南海区检察院已对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1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正在追捕之中。

5.销售有毒、有害牛肉

今年3月9日,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位于蕉岭县蕉城镇某市场北面的蕉岭县某新鲜牛肉批发店销售的牛肉进行监督抽检,检出牛肉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瘦肉精。当事人供述不合格批次牛肉是于3月9日凌晨宰杀的一150公斤的黄牛,宰杀后用来销售的牛肉为55公斤。除抽检的1公斤外,剩余牛肉全部销售完毕。该批抽检不合格的牛肉货值5500元。其行为涉嫌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5月6日,蕉岭县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送蕉岭县公安局处理,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

6.生产、销售假冒品牌红葡萄酒

今年1月5日,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局和武江区市场监管局会同韶关市公安局及新区公安分局对位于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甘棠村委南风坳山商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查获一无证生产假冒奔富BIN系列红葡萄酒窝点,现场扣押涉案成品奔富BIN 407赤霞珠红葡萄酒624瓶、成品奔富BIN 389赤霞珠设拉子红葡萄酒516瓶、用于罐装的空玻璃瓶6300个、木塞7500个、印有“PENFOLDS®”的外包装箱1100个、红色酒帽10820个、白皮纸箱1400个、印有“PENFOLDS®”的标签纸6卷、未罐装红葡萄酒原液约500公斤,装红葡萄酒原液容器罐5个、生产流水线一条。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1月18日,韶关市武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该案移送韶关市公安局新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4人,检察机关批准逮捕4人。

7.经营有毒、有害水产品鲮鱼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对当地一鱼档经营的水产品鲮鱼进行抽检,检出含有禁止使用的“孔雀石绿”。中山市市场监管局将该线索移交中山市南头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调查。当事人岑某英称这些鲮鱼是从中山市某水产品称重服务有限公司(另案处理)购进的,已全部销售完毕。岑某英涉嫌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今年2月18日,中山市南头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8.经营非法添加药品的减肥胶囊

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对位于花都区新街大道毕某灯住所进行检查,现场发现用于销售的减肥食品“赛维娜金装胶囊”1934粒、“赛维娜红装胶囊”272粒、“赛维娜黑色胶囊”(散装无标识)382粒,存放有铁壳塑料薄膜封口机2台,赛维娜胶囊包装袋4.76万个、赛维娜胶囊防伪标识3500个等涉案物品。经检验,这些赛维娜金装胶囊、赛维娜红装胶囊食品含有禁止添加使用的有害物质西布曲明成分。毕某灯属于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未经许可擅自加工生产、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胶囊食品,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今年1月8日,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9.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对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昌国旺洞小黄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20年10月21日生产加工的“旺洞姜姐”代用茶(姜粉)进行抽样检验发现,二氧化硫残留量项目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不合格。清远市市场监管局遂将该案件线索移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经查明,当事人于2020年10月16日购进生姜 96公斤,后生产加工了85瓶“旺洞姜姐”代用茶(姜粉)并对外销售,涉案金额7400元,销售收入1024元,利润120元。今年2月3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涉案的代用茶(姜粉)食品;没收违法所得120元;罚款5万元。

10.生产销售超标食品添加剂的酒

今年1月6日,广东省茂名信宜市市场监管局对信宜市池洞镇丰垌酒坊(小作坊)生产的白酒经抽样检验,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嫌生产销售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茂名信宜市市场监管局对该作坊进行立案调查。经查明,当事人于2020年10月8日生产涉案不合格“40度白酒”和“50度白酒”各100升,并对外销售,涉案白酒货值3600元。3月11日,信宜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予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黄劼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端午节前查粽子
·“盲盒经济”,要创新更要规范
·螺蛳粉、沙县小吃等入非遗 “街边美食”...
·“打开App,阅读全文” 完整浏览网页...
·商务部:5月全国消费促进月见证消费活力...
·市场监管总局:前五月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
·关不掉,还窃取隐私!谁来管管手机App...
·毕业季来临租房市场迎小高峰 房产中介:...
·5月我国居民消费稳步恢复 大宗商品价格...
·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尚俭崇信 实行餐饮服务行业自治
·把教练装进镜子里的魔镜能替代私教吗
·1天就完成理赔?银保监会揭农银人寿理赔...
·复原乳是假牛奶? 食安专家揭秘“网传观...
·端午将近 粽子牛奶水果销量走高
·对着手机来K歌 “在线K歌第一股”一半...
·双休日信义坊广场有场“舌尖上的端午”品...
·端午小长假流行“不出远门” 杭州人钟情...
·不服老的杭州“老字号” 扬帆新市场,点...
·大美食家李渔挚爱 兰溪杨梅“头鲜” 来...
·北京消费季人气旺 夏日消费再添福利
·5月份CPI同比上涨1.3% 专家认为...
·老字号开启“逆龄”模式 变身“新国货”...
·青岛擦亮时尚消费新名片
·5月CPI同比上涨1.3%,未来物价怎...
·你买的是运动饮料吗?这些标签要看清
·男性个护小家电市场待开发
·健康家电可以根据分数购买了
·需求细分成冰箱市场换新重要理由
·尼尔森:社区团购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