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CPI同比上涨1.3%,专家认为——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冯其予 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202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5月份CPI总体稳定,同比上涨1.3%,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上涨9.0%,环比上涨1.6%。 专家认为,CPI和PPI“剪刀差”再扩大,说明价格由PPI向CPI传导存在阻滞。展望全年,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物价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当前应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帮助小微企业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5月份,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从同比看,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这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扩大所致。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8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5月份CPI同比涨幅不及市场预期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近段时间生猪养殖户将“压栏”肥猪集中上市导致生猪价格下降略大;二是果蔬价格走弱。另外,局部散发新冠肺炎病例对服务业等相关消费造成一定影响。 从环比看,5月份C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7%,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 “5月份CPI环比下降0.2%,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总体上继续回落,在近一阶段物价运行中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丽岩表示,5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1%;鲜菜、鲜果及其他畜禽肉价格环比也不同程度下降;水产品、蛋类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周茂华认为,目前通胀的结构性特征明显,猪肉价格下滑拖累食品价格走低,但衣着、交通出行、文教娱乐等服务业商品涨价明显,整体上反映出国内经济活跃度持续增强,此前受抑制的非必要消费加快恢复。 5月份,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从同比看,PPI上涨9.0%,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从价格传导机制来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5月份PPI和CPI涨幅的“剪刀差”继续扩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涨幅的剪刀差也有所扩大,除了受需求影响外,还和CPI结构有一定关系。在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较大比重,随着猪肉价格持续回落,食品价格对CPI形成拖累。 从CPI走势看,郭丽岩认为,展望今年后期,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生产供应充裕,特别是农副食品市场供应充足、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裕,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预计将在合理区间温和波动运行,全年物价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综合判断,宏观政策宜继续保持稳定,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内需的恢复,提升经济内生动能。”温彬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