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虽然网络购物诈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但是防范措施也在不断提高。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专业人士,针对时下经常出现的网购骗局,总结出一些招数,帮助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一招:
仔细考察商家
下单前一定要考察商家,从信誉度、销售量、消费者评价等多个方面逐项考察。有信誉的商家是安全购物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知名电商的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都是有保障的。如果是在淘宝上购物,不仅要查看卖家的信誉,核对地址和对应的固定电话是否齐全,还要查对方的手机、座机号码归属地是否与地址一致。
第二招:
注意选购细节
消费者在网购时要提高维权意识和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妨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网购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信息是否齐全,如有没有QS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食品是否有激光防伪CIQ标志等。
在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产品的功能、尺寸,最好在多家网站将同一型号商品进行详细比较,避免商家夸大功能、虚假宣传。
在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一定要看其他购买者的评价,看是不是有商家自己拍的商品图,有没有商品细节图,以避免商家从其他地方截图传递不真实的商品信息。
第三招:
谨慎转换付款方式
当你接到所购商品没有完成付款、需要更换付款方式的电话时,就要当心了,现在很多网上诈骗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
由于各种网上平台支付方式不同,有些是银行直接支付,有些是提供货到付款,消费者一定要在熟悉各种支付功能的基础上再进行支付。如果在网络购物时突然发生不能交易的情况,最好先中断支付,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后再操作。
网银或支付宝里不要存太多的钱,设置的密码级别要高。如果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保留网络聊天记录和图片,以便于警方收集线索。
还需要注意的是,用支付宝担保交易时,要确保联系的人和付款交易的人是同一个,否则容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