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微信朋友圈购物“杀熟”多
 
2014-07-21 08:50:07   杭州网
    体验三 yanhee减肥药

    专柜价:无微信价:300元包邮


    3月5日,体验人员添加了一个叫“aa·yanhee文艺”的微信卖家。在该卖家的朋友圈里,晒出一系列的减肥药品以及各地买家的下单信息。通过该卖家的“微店”,体验人员看到一款据说适合任何减肥者的yanhee减肥药,但除了价格信息外,上面对于药品成分、功效、用量等都没有详细说明,也没有任何买家的评价内容。体验人员通过支付宝付款下单后,发现这笔钱是通过“即时转账”的方式,转到了一个名叫“北京xx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上。

    体验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不少媒体曾对yanhee减肥药做过曝光,这种药品含有西布曲明、呋赛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这些属于国家明令禁用禁售的强利尿剂成分,服用后会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比较试验

    一半多不合格


    今年4月,温州市消保委联合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部分有一定影响力的微信(微博)食品店开展比较实验,并抽检熟肉制品、蛋糕、糕点等食品44个批次。抽检结果显示,微信(微博)美食店销售的食品内在质量不合格达25批次,不合格率高达56.8%。

    在此次抽检的10家微信(微博)美食店中,除“摩登披萨”的各检测项目均合格外,其他9家微信(微博)美食商家的产品或多或少都“栽”在了细菌指标上,不合格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中,“紫竹悠兰高级烘焙”店送检的4个批次产品中有3个批次不合格,“老味道1963”抽检的8个批次产品中半数为不合格,“若凡000的蛋糕”抽检3个批次产品和“mars-7手制甜点”抽检的两款自制蛋糕均不合格,“summerway夏末”、“呗家卤味”两家抽检的各5个批次的产品均不合格,“chesucretang”抽检的3个批次产品有1个批次不合格。

    “呗家卤味”的不合格批次产品中菌落总数最高的达到了210万之多(标准为≤8万cfu/g);“若凡000的蛋糕”家一款名为“芒果芝慕”(6寸)蛋糕菌落总数超出国家规定标准130倍,大肠菌群超标12倍;“紫竹悠兰高级烘焙”家一款名为“致命榴莲”(6寸)蛋糕菌落总数超出国家规定标准100倍,大肠菌群超标8倍。这些在以往同类食品的监测中也是十分少有的情况。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而菌落总数不合格主要由于商家杀菌的工艺不成熟,或是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环境条件不合理导致的。

    大肠菌群超标现象也很普遍,25个不合格批次产品,有16个批次出现了该问题。大肠菌群的指标用以判定食品是否被肠道致病菌所污染,是评价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导致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污染,如加工器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在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等。

    此外,4个不合格批次产品中也出现霉菌超标,可能的原因在于灭菌处理不够彻底,保存环境过于潮湿、温度较高等。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郑铁锋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