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旅游的意外事件逐年递增 出发前“安全攻略”必不可少
 
2016-02-19 09:40:17   杭州网

“8岁中国男孩在巴厘岛某酒店泳池溺水,因缺‘熊猫血’去世”。日前,这则不幸的消息被刷屏。

针对该事件,杭州多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透露,自由行普及,海岛游大热,旅行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以溺水、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相对于跟团游客,自由行游客在出境游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安全旅游攻略、意外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加之语言沟通障碍,容易导致伤害指数升级。

8岁男孩巴厘岛溺水

跨国求救仍不幸遇难

巴厘岛当地时间2月16日下午,一名8岁中国籍男孩在印尼巴厘岛某酒店泳池溺水,被送往当地努沙杜瓦BIMC医院急救,因内出血急需输血治疗。由于该男孩血型系RH阴性B型血,当地血库没有库存,与之相关的求助消息,随即在网络上转发。

就在多方动员、寻找“熊猫血”的过程中,陆续有当地华人及旅行者赶到医院验血,但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血型,男孩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直到17日清晨,一名游客与男孩血型配对成功,但最终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男孩终究没有逃脱死神的追捕。17日上午11时左右,@央视新闻 发布消息称,由于体内失血过多,在巴厘岛溺水的中国男孩离开了人世。春节尚未真正结束,而这个家庭却在春节蒙上了不幸的阴影。

这则不幸的消息令不少网友感到心痛。昨日,有旅行社业内人士得知该消息后表示,海岛游溺水致死事件已非个例,所有度假游客必须敲响警钟,出行前做好旅游安全攻略,涉水项目必须谨慎小心。

自由行普及、海岛游大热

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步上升

去年3月,2名内地游客在马尔代夫旅游时溺水身亡,5月一名河南游客在泰国沙美岛游泳期间遇溺身亡,今年1月则有一名中国游客在菲律遇险……海岛游大热,然而,这些岛屿正是发生涉水意外事件频率最高的地方。

昨日,浙江省中青旅出境总部副总经理朱小军向记者透露,近年来游客更愿意通过自由行的方式,选择海岛度假、放松,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意外也让很多游客感到并不轻松,感染、过敏、溺水是海岛游线路中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另外一些自由行的游客,在异 地选择自驾出行,由于各个国家的交通规则有所不同,游客对于异 地的地理环境不熟,由此引发的交通意外事故也常有发生。

“在出境或者国内游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游客出现头疼脑热、血压升高等身体意外事件,对此,我们有一套紧急医疗救助机制,特别是在发生危及生命的意外伤害时,领队或导游可在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完善的医疗救助。” 朱小军表示,针对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旅行社会评估目的地的医疗机构、保险公司,选择目的地数一数二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倘若游客在旅途中发生意外伤害,按照多方联动机制启动,游客将在第一时间被送往这些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治疗。

相对于自由行游客,跟团游客在出行方面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记者 从杭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除了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于台湾、日本等地震高发的目的地,旅行社还有一套防震安全应急机制。

出发前需重视“安全攻略”

部分应急药品最好带一些

旅行中的意外事件,多与游客安全工作准备不足有关,且在自由行队伍中最常见。一名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海岛游溺水事件,多数发生在浮潜项目中,自由行游客通常自助安排行程,参加浮潜项目时,因为语言沟通障碍、安全意识薄弱,无法完全掌握浮潜的技巧,极容易发生潜水器管道进水导致的溺水事件。相比之下,深浅项目由于难度技术高,参与的游客少,意外事故反而少一些。

“其实海边涉水项目,对于游客年龄、身体状况都有一定的要求,且下海时游客必须穿上救生衣。” 蚂蜂窝自由行平台旅游研究中心冯饶透露,很多自由行游客在出发前,往往只在意吃喝玩乐的项目,忽视了旅游安全攻略。事实上,旅行者尤其是自由行游客,需对旅行安全意识和自救知识做足准备,也需要熟知当地大使馆的联系方式,即便是遇到语言不通的情况,也可以向大使馆求救。出发前,建议购买旅游意外险。

此外,在外出旅游过程中,建议携带一些应急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头疼脑热或腹泻等常见病或慢性病。冯饶称,出境旅游携带药品要特别慎重,大部分国家海关都会列明受管制的药品,有些国家则不允许将国外处方药带入境内,或不允许游客携带中药材,西药也要根据逗留时间,计算剂量。游客出游之前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所带药品应保持原包装、原标签和原有的使用说明,如要携带特别的药品或是含有麻醉品的药品,务必带上医生的处方和说明你必须服用此种药品的证明书(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雅丽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