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
 
2021-08-05 08:49:23   杭州网

新华社长沙8月4日电 题: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帅才、黄筱、董小红

“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请问可以打增高针吗?”“我儿子想长到一米八,医生给开点增高针呗!”……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到医院咨询,想给孩子注射“增高针”。

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治疗悄然兴起。“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太焦虑了”,有生长激素企业5年收入增长逾4倍

“人手再多都没有需求大,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太焦虑了。”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医生告诉记者,他周一到周五每天接诊50人,周日要接诊70到80人,仅周六休息。现在正值暑假,每天的接诊量还要更大些。

林鸣说,在这些前来求医的人当中,有半数的家长都是来询问孩子身高问题,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个头不高,就想打增高针、用增高产品。”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医生徐璇介绍,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畴。

记者发现,一些民营医院打出“身高70%靠遗传、30%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之类的广告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生长激素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国内一家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年收入连年增长。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间,其年收入增长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来自生长激素相关产品。

林鸣说,实际上,真正需要生长激素治疗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孩子只需要进行常规的饮食、运动、睡眠指导,并不需要使用生长激素。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张一宁说:“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不是说我觉得矮、想长到多高,就打点生长激素,这是非常荒谬的行为。”

张一宁说:“目前过度检查和不规范检查的现象非常普遍。有家长到门诊来,一定要给孩子做生长激素化验,我说不用做还被骂。这个检测是用药物激发进行试验,要抽血5次,有很多外在因素影响当时激素的激发水平,需要综合判断。有些医院用不规范的手法做检查,检查结果拿到之后就开始给孩子使用增高针,很不负责任。”

“花48万元孩子长高1厘米”,打“增高针”存健康风险

不久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黄轲接诊了一位病急乱投医的妈妈王女士。王女士担心儿子身高偏矮,陆陆续续在各种“身高促进门诊”就诊,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儿童生长激素超范围使用已成潜规则,临床上存在疾病诊断不规范、随意扩大生长激素应用范围、过度治疗等问题,带来严重健康隐患。”一位儿科医生忧心地说。

家长不必要的身高焦虑容易被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并放大。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医药代表利用家长为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其实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的儿童是不能注射生长激素的,不然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有医生介绍,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甲状腺功能会出现暂时性减低的情况,会有疲劳、乏力、虚胖等症状。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出现血糖高的问题,需要定期监测,避免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还有的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后会引起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现象。

记者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与生长激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良性颅高压、糖代谢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色素痣、手脚变大、局部红肿及皮疹、中耳炎等。

据业内专家介绍,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治疗,因制剂不同、体重和敏感性不同,每月费用在3000元至15000元之间,往往需要注射2至5年。

由于推广“增高针”能获取暴利,一些医药代表用高额回扣来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处方。一些生长激素药厂邀请儿科医生参加培训,而所谓的培训就是让医生给孩子多开生长激素,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成。

规范生长激素使用迫在眉睫

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儿科医生杨文青说,有些矮小症合并了一些基础性疾病,基础性疾病治好后,可能出现追赶性生长。如果只是偏矮并且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的情况,完全不需要注射生长激素。

张一宁等建议,要规范生长激素的使用。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监管,医生要严格遵守相关儿童诊治指南,谨防临床上生长激素滥用、超范围使用。对于受利益驱动诱导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违规行为,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应该形成合力,严厉查处。

业内专家指出,用生长激素治疗的青少年儿童,应定期在儿科内分泌门诊监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医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

“开设儿童内分泌科专科的医院寥寥无几,我们科室也是新成立不久的,目前人员也不够。在基层,专业儿童内分泌医生就更加缺乏,很难做到对这些孩子进行定期监测,难以保证孩子的注射安全。”一家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任说。

业内专家说,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必须进行儿童骨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等检查,还需要排除各种疾病,方可决定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对确实患有矮小症的儿童,生长激素是目前认为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最佳的治疗时机通过药物来干预,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生长,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遗传与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程昕然建议,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明白生长激素并不是想打就能打,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必须经过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后才能用药。(参与记者赵丹丹、韩佳诺)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帅才、黄筱、董小红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食品、药品等领域被列入市场监管严重违法...
·湖北武汉:坚决查处疫情期间哄抬价格、囤...
·湖北发布规范疫情期间价格提醒函
·重庆151家转供电主体被查处 退还多收...
·黑龙江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两家教育培训公司负责人失联 成都市市场...
·浙江杭州持续推进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管
·广东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奈雪的茶” 检查...
·​杭州的故事,先从一碗面开始 从小面馆...
·水果莲子畅销江浙沪 “奶奶工坊”火了!...
·全省1.8万家食品生产企业用上“浙食链...
·梭子蟹上市3天就“掉价” 再过一周还要...
·最“潮”外卖夜宵猜到了吗?最爱竟是水果...
·喜茶、瑞幸、星巴克纷纷上新“蓝色”饮品...
·今年梭子蟹销售有玩头 盲盒带货让消费者...
·为全面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 民航局明确...
·古荡街道社区老年食堂开业啦 味道怎么样...
·给你一杯“熬夜水” 换你一天不伤悲
·这个团伙随意定制出售偷拍设备被判刑
·手机操作方便省时 白纸黑字更加靠谱 你...
·对滥用人脸识别说“不”
·心理咨询业乱象:拿证只需几个月,收费动...
·从农家乐到精品民宿 露营经济迎来乡村振...
·全国上半年黄金实际消费量547.05吨...
·新条例 为肉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质优价廉固态电解质问世 安全“锂”想电...
·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防沉迷难度不...
·关注车内气味管控难题 助力行业绿色健康...
·新能源“新”车型智能化质量表现更优
·定制餐桌遇不公平条款 消保委介入助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