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人参、鲍鱼免费领,一刮卡就是“3万大奖”?
 
2022-05-10 09:13:59   杭州网

人参、鲍鱼免费领,一刮卡就是“3万大奖”?

反诈在行动

免费领东西,但需要支付快递费,实际上,免费的东西还不值快递费,这样的“套路”如今见怪不怪。现在,又出了新花样:这个免费东西的快递里又出现了刮刮卡,而且中奖率颇高,但到最后发现仍是骗子的套路。这不,无锡就有40多人上当,还都是老年人,被骗几百上万的都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2021年3月,家住无锡市滨湖区的周阿婆遇到了一件“好事”:她偶然接到一家自称金丝燕窝厂家的电话,对方说只要支付30多元的快递费,就能免费领取一份厂家赠送的燕窝鱼翅。几天后,当她打开“礼品”时却不免有些“失望”:“这鱼翅燕窝看起来怎么跟假货似的!”不过,快递里的一张刮刮卡,引起了她的好奇。这个刮刮卡,有三处刮奖区,她随手刮开一看,除了一处写有“谢谢惠顾”外,另外两处都有奖:一个奖品是“中科理疗手表”,一个竟然是3万元的“一等奖”。周阿婆赶紧按照卡片提示拨通了兑奖电话,对方热情回应:“真幸运,经核实您中了一等奖。”

想要“兑奖”却关卡重重。对方先是表示,将首先给周阿婆寄出价值980元的中科理疗手表奖品,不过需支付300元人工成本费和运费。另外,必须用一个百岁老人卡才能提取奖金,而提取又另需专门的POS机,还要再支付3000元手续费和押金。付了兑换手表的费用,周阿婆对兑奖有些犹豫,但架不住对方的“热情相劝”,最终,在对方表示愿意“帮忙”垫付2000元的手续费和押金后,周阿婆同意了,并很快收到了POS机。不过,当她按照规定支付了1000元,想继续咨询兑奖时,那个热情洋溢的电话再也无法接通,老人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这是上当了。

据查,同周阿婆经历相似的还有40多人,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全是一等奖的获得者,并随着兑奖电话指引缴纳“手续费”“保价费”“人工费”“押金”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那么,这些所谓的刮刮乐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调查中,一家商贸公司和背后的法人曹某浮出水面。原来,曹某在无锡注册了一家商贸有限公司,主营驼奶粉销售,因销量惨淡再加上欠了外债,他便挖空心思想赚快钱。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专门做刮刮卡“业务”的王某。很快,王某又拉了一些熟悉“业务”的员工,2021年3月10日,工作室成立并正式开始“接单”。据悉,工作室专做25元、15元、39元的单子,这三种单子都是给客户寄出相同的成本低廉的保健品,让客户货到支付相应成本费。因为费用并不高,很多人就会选择签收支付,殊不知燕窝鱼翅只是幌子,陷阱实则在那一张小小卡片里。这些卡片全都是统一制作的,刮出来的内容、验证码完全相同。当客户刮出大奖,根据卡片提供兑奖电话咨询时,就有专门业务员接线,养生保健、理疗、百岁老人卡……诱导被害人一次次“交小钱换大钱”。而作为奖品的手表,其实成本仅10元左右,3万元奖金更是子虚乌有。

经审查,2021年3月5日至2021年4月27日期间,曹某、王某等人分工明确,结伙诈骗家住滨湖区等地的受害者钱款40余万元。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记者 张建波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山寨货摇身一变成名牌 14人因制售假冒...
·乱改IP属地易衍生犯罪 治理重点管住源...
·成本低于去理发店 DIY染发是个多大的...
·节前成交额占比较平时高11% “95后...
·银行网点“瘦身”并非市场收缩
·挖潜扩容促消费回流
·动动手指日赚百元的“神器”靠谱吗App...
·下单不发货 伪劣商品多 杭州消保委警示...
·新车上牌免查验 便民又利企
·湖南省消保委倡议: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抵...
·温州乐清首个消费教育基地落成
·山西12315机构4月为消费者挽回经济...
·湖北孝感严厉打击四类网络传销违法活动
·浙江普陀山开展网络直播违法营销专项整治...
·上海开展“守安全,稳价格”专项行动
·湖北:重点抽检奶茶、火锅等8种网红食品...
·湖北宜昌:倡导校园食堂、酒店开展文明用...
·山东济南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 活...
·辽宁针对不正当竞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执法...
·黄瓜进销差价率高达314.58% 上...
·江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迈出新步伐
·西安灞桥: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守底线、查...
·北京石景山持续开展“保供应 稳价格”专...
·母亲节礼品开始走多元化线路
·规范外卖食品安全及配送 杭州向您征求意...
·“药临通+药导购” 创新服务模式助力药...
·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公布 杭州企业...
·商家变更没有告知消费者 原本的服务项目...
·一顶帐篷 “钱景”无限② 露营赛道极速...
·话题市场到底有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