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强还是变秃?这是一个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发际线成为衡量年纪和事业的标准之一。面对这个“秃然”的意外,不少人选择植发。 无论是电梯间还是社交平台上,植发广告铺天盖地。“免费试种200个毛囊单位,毛囊成活率95%以上。”近日,有消费者投诉,被植发机构的广告“坑惨了”。 未经消费者同意 擅自剃掉大面积头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今年3月,周女士在直播平台上看到,武汉大麦微针植发医院宣传“免费试种200个毛囊单位”。客服人员在接受问询时称“成功率百分之百,毛囊成活率95%以上,植发终身不掉”。周女士动了心,来到大麦微针试种。 周女士说,她跟工作人员一再强调,这次就是先试种200个毛囊单位。因为接下来还有工作,发际线大面积种植需要等到月底。并且,周女士表示想先观察一下成活率。 但周女士没想到,大麦微针接诊医生未征得其同意,直接将她后脑勺的头发剃掉了接近整个手掌那么大的面积。 周女士沮丧地表示,自己有直播和考核,因为头发被剃,根本无法完成工作,最后周女士只能辞掉做了一年半的工作。 周女士认为,大麦微针是为了逼她当天交钱,才进行整个发际线种植。周女士与大麦微针协商未果,便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随后,大麦微针表示,可以给周女士免费植发际线,并赔偿其离职十多天的薪资大约3000元,但截至4月15日,周女士仍未拿到赔偿。 周女士还表示:“试种的头发现在差不多快掉光了,根本没有当初承诺的95%的成活率。” 花钱挨了几千针 植发植了个“假鬓角”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某大厂工作的90后男孩李雄(化名)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早在大学时期就选择了植发。 据他回忆,自己首次植发花费3.5万元,被扎了7500针,但效果并不理想,“两边的鬓角是有了,但很稀松,看上去很奇怪,像个‘假鬓角’”。 李雄说,自己前后一共进行了两次植发,分别是在全国连锁的美容机构和一家医院进行的。在术前检查环节,医院会进行抽血等稍微复杂的环节,包括分析脱发原因、身体是否适合手术及过敏等情况。但美容机构就相对简单,“就是拿显微镜一样的灯,照了照,然后就推荐套餐了”。 消费提个醒 上午植发下午上班? 虚假广告夸大其词! 治疗效果难以鉴定, 术前约定不能轻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