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聚焦“双11”|浙江湖州南湖区消保委提示:“剁手”也要“留一手”
 
2022-11-09 09:56:55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双11”期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在网络购物高峰时段科学理性消费,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湖区消保委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剁手”也要“留一手”。

选择正规平台。消费者如选择网络购物及服务,首先要注意对网购平台的选择,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其次在网购商品时,可以选择多家网购平台对所购商品的详细描述、产品检验报告、商家生产经营资质和信誉、商品评价等进行了解、比较,理性消费,避免掉入购物陷阱,防止上当受骗。

慎重预付定金。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定金”双倍抵扣货款等方式售卖商品,注意“定金”不同于“订金”,定金是为保证合同实现的保证金,若支付后,在“双11”期间未购买定购商品,则定金不予退还。而且网购时会发生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

防范消费陷阱。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要科学理性消费、按需进行购买,防止冲动消费从而引发退费难的问题;详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活动中的降价、打折、拼团、满减等优惠的条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记录价格进行对比,不要轻易被低折扣所迷惑;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轻信商家的花言巧语,或通过各类网络贷款进行超额消费。

下单避免冲动。直播带货如今成了最火热的购物渠道,“双11”更被商家和主播视为必争之地。然而在火热现象的背后,直播购物翻车事件频频发生,货不对板、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商品性能被夸大等,屡屡成为消费者投诉维权较多的问题。在直播带货模式下,消费者更容易因为直播营造的稀缺、不买就亏的氛围冲动下单。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不要只听信主播对产品的口头介绍或者因为价格优惠就直接下单,购买前先仔细了解产品的成分、功效、适用人群等信息,多渠道查看商品评价,避免冲动下单,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

保护个人信息。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在收到快递后,对于包裹上的个人相关信息,建议消费者进行遮盖、涂抹等处理后再行丢弃,以防个人信息的泄露。

保留维权凭证。好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原始记录,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为消费维权带来难度。如果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湖区消保委倡议,电商平台和相关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主动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执行“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郑铁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重庆璧山:装修机构停业跑路 “诉前调解...
·聚焦“双11”|湖南常德发布电商促销合...
·陕西合阳:黄河之畔绘制放心消费创建画卷...
·浙江绍兴:按照“1+4+N”架构探索零...
·辽宁:“源头”监管推进特殊食品企业落实...
·聚焦“双11”|湖北武汉开展2022年...
·广东: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启动
·北京海淀开展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整治工作
·辽宁沈阳:发挥4方面作用,保障食品安全...
·福建:公示13家药企检查结果,要求问题...
·陕西省西安市被命名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
·陕西汉中:着力改善消费环境 捍卫“舌尖...
·增幅翻倍!广西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
·浙江椒江:增强“三力” 保障儿童化妆品...
·浙江镇海:聚焦“一老一小一新” 提升消...
·低碳菜单引领宁波餐饮消费新风尚
·浙江宁波:推动食品安全高水平治理
·天津市南开区销毁各种过期药品1.49吨...
·北京东城:开展专项检查 保障公众用妆安...
·聚师网考研培训合同被指暗藏“霸王条款”...
·聚焦“双11”|北京消协提醒:“寺库公...
·辽宁:“源头”监管推进特殊食品企业落实...
·云南旅游走进苏州 滇苏文旅合作开启新篇...
·除了整车安全 还应在乎车辆耐撞性及维修...
·聚焦“双11”| 京津冀三地消费者组织...
·中国消费者协会点评旅游领域不公平格式条...
·聚焦“双11”|汽车配电商 引流促销量...
·直播间产品比官方旗舰店贵 网友:凭啥觉...
·一男子从网上找来租房信息 伪装成中介跟...
·足不出户拼购“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