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提倡理性消费 看清消费陷阱
 
2023-01-16 12:04:52   杭州网

随着2023年春节的临近,预计全国各地将迎来一波春运潮和消费潮。1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消费旺季更应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出行前要关注疫情态势,做好个人防护;购买年货要识别消费陷阱,维护自身权益。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重在团圆、祥和、喜庆的氛围,而非制造铺张、奢侈、浪费的场面。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而不是制造浪费。中消协倡议消费者春节期间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购买礼品、食品、爆竹等年货要适量,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消费者无论是在家下厨,还是在外聚餐,都应适度点餐用餐,践行“光盘行动”;在礼品的选择上应以突出心意和祝福为主,不盲目追求高价格、重包装的“面子工程”,摒弃商品过度包装之风;爆竹燃放要合法合规,解禁地区要注重人身安全,禁止燃放地区要遵守相关规定。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春节将重现春运潮,据交通运输部初步预测,2023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较2021年8.7亿人次有较大幅度增长,甚至将超过2020年的14.8亿人次。其中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乘坐飞机、高铁、长途汽车等交通方式回家过年,还有消费者计划利用春节假期旅游出行。消费者应在购票前充分了解航班、车次在不同时间段退改签规则和要求,合理安排,避免影响行程或产生纠纷。消费者出行前最好充分评估健康状况,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强度合适的活动。在旅途中戴好口罩,减少就餐次数,注意手部卫生,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老年人、孕妇、基础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高强度活动,并做好个人防护。

在春节消费潮中,商家为促销商品和服务会推出各式各样的折扣,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维护自身权益。挑选年货美食,应注重食品安全。消费者过年购买食品时,要确认商家具备经营资质,不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日期、无出厂地址的“三无”产品,同时认真阅读食品外包装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等重要信息,科学存放、及时食用。

面对商家折扣要保持理性。消费者尽量到资质、口碑良好的商场、超市、电商平台选购商品,并保留发票、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购物凭证,将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商品宣传信息进行截图保存。

防范预付式消费跑路。进行预付式消费时,不要一次性充值较大金额,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合同条款,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功能、退卡条件和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消费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非必要不告知手机号、家庭或单位地址、财产状况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

中消协表示,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信心的前提。中消协呼吁经营者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自觉抵制各类不良的营销方式,将质量放在第一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保障安全。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任震宇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不断强化
·提振信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
·年货孕育消费新动能
·寻找消费新场景
·银发族乐享智能生活 如何更好满足老年群...
·宁夏石嘴山:6项举措督导食品生产经营企...
·宁夏石嘴山: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应...
·福建龙岩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北京通州:开展糕点生产专项执法检查
·北京东城:加强春运期间北京站周边食品安...
·北京东城开展保健食品监督检查
·促酒业高质量发展《酒类电子商务平台销售...
·《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3月1日起施...
·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
·视频平台限制投屏自设“发展路障”
·山西太原:2022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
·黑龙江佳木斯:部门联动 护航冬季旅游市...
·黑龙江鸡西:专项计量检定保节日市场秩序...
·广东广州:多举措创建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
·浙江杭州发布一批医疗美容领域典型案例
·福建:全力维护防疫物资市场秩序
·辽宁沈阳:开展检查巡查 保障春节食品安...
·辽宁:打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攻...
·天津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价格行为提醒...
·福建泉州:发布规范节日市场价格行为提醒...
·广西南宁:开展景区安全专项检查
·“年夜饭”安全,他们这样守护
·山西省消协点评消费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
·中消协测评46款充电数据线:小米、品胜...
·老爸评测:样本超八成不含有效成分!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