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购物一折抽奖引诱消费存陷阱 消费者勿贪小便宜
 
2014-05-21 08:59:06   杭州网

    5月12日,本报报道了市民刘嘉陵在东巴风情店中一等奖后,购买了“便宜金镶玉”这一事件,前日,市民徐女士致电晨报966966服务热线,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遭遇。

    而徐女士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店家协商成功,办理了退款手续。“以后再也不贪这种小便宜了。”她说。

    建新东路4号附3号,“东巴风情”店的首饰店里顾客络绎不绝。

    5月8日下午2点过,市民徐女士经过该首饰店时,拉着朋友进去闲逛。她看中了店里的一把标价49元的梳子。付款后,收银台的工作人员递给她一张赠品劵,让她到出售和田玉石的柜台上领取免费的手链一条和一次抽奖机会。随便拿了一条手链,徐女士将奖票轻轻刮开,上面写着“谢谢惠顾”。

    徐女士有些扫兴,扭头就走,却被工作人员叫住,让她再免费抽一次。徐第二次刮开奖票,上面赫然印着“一等奖”的字样。

    这时,徐女士有些兴奋,连忙咨询店员一等奖是什么东西。“一等奖是1折购买柜台的和田玉。原价1万元,现在只要1000元。”店员面带笑容对徐说。

    沉浸在中奖的喜悦中,徐女士立即挑选了2块玉石挂坠,总价20660元,折后2066元。

    走出店门,徐女士冷静下来,到其它商场她发现,相同的2块玉坠,标价加起来都不超过1000元。

    她马上回到东巴风情店要求退货,可店方坚决不同意。直到前天下午5点过,通过协商,店方同意退货。

    暗访

    记者抽奖三次,两次中了一等奖
 

    昨日中午12点过,晨报记者来到建新东路的东巴风情店。该店有两块招牌,一块“东巴风情”,一块“民族文化新品味”。

    约20多名顾客在店里挑选商品,10几名店员正在向顾客推销。

    而店里店外,都没有看到“抽奖字样”,几个出售玉石的柜台上,写有凭票领赠品的纸牌,也没有“抽奖”的字样。

    记者闲逛一圈后,购买了一块价值25元的石头。收银台付账后,店员递了一张领取赠品的单子,上面写有“中金银楼,购物有礼”的字样。下面的小字写着购物39元以上免费赠礼品一件,并没有提到抽奖的事。

    拿着手中的赠品单,来到店内的5号柜台,这是一个出售和田玉的专柜,随便一条常见的弥勒佛挂坠,标价17000元。

    店员接过赠品单,将装有赠品手链的篮子推到记者面前。随意选取一条后,正要离开柜台时,店员压低声音叫住记者:“凭这张票还可以抽奖一次,来抽嘛。”边说边推出一个装有奖票的篮子。记者抽取一张,刮开一看,上面写着“谢谢惠顾”。

    “你买了好多钱的东西嘛?”店员翻开购物小票查看,又抬头看了看周围,小声的说到:“满19元以上可以抽2次,你还可以抽一次。”

    随后,她又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竹篮,看上去和第一次抽奖的竹篮稍有不同。随便抽了一张奖票,刮开后,上面写着“一等奖”。

    “哎呀,你运气太好了,居然中了一等奖!”店员又从角落里拿出一块牌子,红色的纸就是抽奖说明,一等奖是1折购买和田玉。还没看清楚二、三等奖的说明,店员就将牌子拿走,面向墙壁重新放在角落。

    “你这个柜台的所有东西都是1折?”“对头,像这块吊坠,标价17000的,只要1700就行了。”

    “这个奖票可以给我做个纪念吗?”“不行,这个都是即开即兑的。”

    “我一个男娃儿买这些干啥子嘛?”“你可以买来送女朋友撒,机会难得。”看到记者始终不愿购买,店员有点着急。

    “那我把一等奖保留起,下午来买,可以不?”店员思考再三,在小票上写着“中一等奖,限制时间到今晚8点止”的字样,嘴里念道:“明天我们活动就结束了,再来买就是6折了,好可惜嘛。”随后记者离开。

    昨日下午4点过,晨报记者再次来到东巴风情,在购买了相同商品后,再次抽到一等奖。据旁边的居民介绍,这家店刚刚开了1个月左右。

    提醒

    不要轻信一折抽奖噱头
 

    昨日下午2点过,晨报记者致电12315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商品没有明显质量问题,顾客不能无故要求退货。

    相关部门提醒市民,一些商家可能利用消费抽奖的“马甲”,让消费者放松防范心理;然后,利用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态,造成消费者稀里糊涂消费,这是商家误导、引诱消费的一种行为。

    相关人士表示,商家的这种抽奖活动,往往中奖率比较高,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据了解,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消费者一旦遇到高额中奖活动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业内

    最好到正规商家购买玉器
 

    玉器行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方式就是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打法律擦边球,让执法部门很难下手。“这类'抽奖陷阱'一有明码标价,二无强买强卖,从行为上看其实并没有明显触犯法规的地方,靠的就是抓住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

    “此外,'抽奖陷阱'之所以总选择玉器为载体,是因为玉器难以直接估价的'无价'特性。”这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不要单纯只为图“便宜”。

    “购买玉器最好到权威、正规的大型商家购买。”该人士说。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记者 廖怡飞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