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能仿还不够真 为何验不出
2011年,央行时任副行长马德伦撰文说,我们常用“高仿真”来形容假币,其实这恰恰说明:假币只能仿,还不够真,还是被识别了。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常能听到ATM机出来假币、验钞机认不出假币这类报道?
比如,2008年,南京李女士从一家银行取钞后转存附近一家银行,发现一张百元假钞。报警后查实,这的确是假币,但取款银行的验钞机显示是真钞。
马德伦认为,有的验钞机验不出假钞,是验钞机本身有问题。简单的验钞机一般采取荧光、红外和磁性识别技术鉴别真假货币,但制假币的犯罪分子会有针对性地改进技术,让假币骗过这类验钞机。因此,公众选用验钞机一定不要贪便宜,要选择有生产许可证厂商的验钞机。
ATM机也有可能出假钞。2009年,广东佛山警方破获一个案子:犯罪分子用变造手段,用拼接假钞骗过ATM机存进,然后在其他ATM机取出真钞,共套取现金10多万元;同年,广东韶关警方破获一个案件:罪犯在ATM机插入银行卡取款、等钱从机器吐出的瞬间,以最快速度用一张假币替换其中一张真币,等过了设定时间,钱被吞回机器,罪犯随后查账户余额,显示没返还就找银行索要,显示返还就直接得手……
按照操作规范,钞票装入ATM机前要经过数次清点,且要有两人同时在场。但2006年-2010年,四川泸州发生过一个案例:一银行女职工窃取ATM机里的现金,4年内高达108万元。事后查明,她偷钱时并无第二人在场,也没摄像头监控。
多个案例表明,银行“内鬼”、犯罪分子可能利用ATM机管理和技术上的漏洞,从而导致ATM机里有假钞的事情发生。这敦促管理者必须加强ATM机的监管及升级换代。
为什么台湾是制售伪钞主要地区?
自从有货币以来,真币和假币的较量从未停止过。无论防伪技术如何先进,也无论怎样打击和防范,也难免假钞。
世界各国都受到假币的侵扰,只是程度不同。比如美元,历来是国际伪钞集团主要仿制的对象,1999-2007年,美国境内外收缴假钞11.2亿美元;欧元号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货币”,集中了欧洲各国最先进的防伪技术,而且十分便于公众识别,但伪造欧元活动一直十分活跃,欧元发行当年就发生了800多起伪造欧元的案件,抓捕了500多名制造和传播假欧元的嫌疑人。
中国近代史上首例假钞案发生在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伪钞的出现在上海金融界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假钞最初出现在由官办商人、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办的通商银行里。后经调查,假钞由日本人带到上海,源头在日本大阪,制假者是以中井义之助为首的集团。应中方要求,日本警方捣毁了这个制假币团伙,但以“无相关法律”为由,让制假者逍遥法外。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马继刚长期从事货币防伪研究,据他和其他学者考证:上世纪50年代至今,人民币伪钞的源头主要是我国的台湾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由南向北蔓延。
根据警方掌握的证据,台湾是制售伪钞的主要地区,那里的造假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一名落网的台湾假钞集团主犯供认,印制假钞在选纸、模板都存在高技术门槛,台湾在计算机信息、印刷技术上,包括关键的水印图案、镭射穿孔、压凸触摸图形、透明视觉变化装置、折光变色油墨、浮雕底纹,“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
台湾的犯罪分子制好假钞后,一般通过渔船把它们走私到福建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伪钞事先以七八层黑色防水布包妥,放入暗舱,上面覆盖海货,极难被发现,“如果遇到警方巡查,运送船随时丢包,以免人赃俱获”。此外,空运快递也是制售假币者的选择,“蚂蚁搬家”积少成多。
知情者说,这些假钞流入大陆后,“以各种方式试图从银行路线流通或者从地下赌场洗掉”。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起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两岸警方也在加强合作打假。比如,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假币犯罪 “09行动”决战,将广东作为主战场,形成全国联动、区域互动的大会战、大围剿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