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药品有效期“暂定36个月”遭质疑 官方:符合规定
 
2014-05-27 08:42:09   杭州网
  “买了一盒药,药品说明书上却写着“有效期:暂定36个月”。近日,有市民对买来的药品上有效期“暂定”的标注产生了质疑,“连有效期都不能确定,这药谁敢放心吃啊?”对此,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有效期标注为暂定的情况确实存在,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对药品的质量有疑问,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以及举报热线12331进行查询。”

    质疑

    药品有效期“暂定”

    消费者成了小白鼠?
 

    “今天偶然看到药板上的文字,有效期居然是'暂定36个月'。'暂定'是什么意思?这药能吃吗?”近日,腾讯微博网友邱先生因为智齿发炎,在某药店店员的推荐下买了一款名为“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药品。服用了几次之后,他偶然发现药品的铝塑板上有效期一栏标注的是“暂定36个月”。有效期“暂定”的写法让他觉得十分不严谨:“制药厂连药品的有效期都搞不清楚就放到市场上卖,是拿我们这些消费者当小白鼠做实验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后发现,除邱先生之外,不少消费者也买到了有效期“暂定”药品——有效期暂定24个月的某咽炎片,有效期暂定36个月的某安神补脑液,有效期暂定24个月的某感冒药,有效期暂定24个月的某软膏……这些药品有片剂、胶囊、冲剂、软膏等等,有效期也从暂定18个月到暂定36个月不等。而买到这些有效期“暂定”药品的消费者们都有与邱先生相同的疑问:“药品既然已经上市,有效期为何是'暂定'而不能确定呢?”

    北青报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几家药店的工作人员,面对有效期为何是暂定的疑问,药店店员的回应大多相同:“卖了这么久的药,以前都没发现有效期还有'暂定'的,不过药本身肯定是没问题的。”

    说法

    药品合格有批文

    标注“暂定”是严谨
 

    据了解,邱先生购买的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是由吉林双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北青报记者就药品有效期标注“暂定”一事致电该药企,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该药品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的,有效期的标注也是通过审批的,药品质量绝对合格,只要在标注的有效期内服用,都不会有问题。至于有效期为何标注为“暂定”,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随后,北青报记者在国家药监局官网上查询到,该药确实是通过批准的药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2024291,批准日期是2010年6月28日。此外,剂型、规格、生产单位、生产地址等信息与药品包装上标识相符。不过,网站上并未显示与“有效期”相关的内容。

    “其实标注为'暂定'是一种保守的、严谨的写法。”某知名药厂的工作人员严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药品的有效期是根据药物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而定的,而之所以会出现有效期“暂定36个月”,是因为药品在拿到相关部门批文的时候,稳定性实验只做了36个月,待药品上市后,还有3-5年的监测期来确定药品在36个月之后是否有效,最终确定其有效性,“所以标注为暂定的是可以确定的最短有效期,实际监测中,有效期很可能更长”。

    释疑

    标注“暂定”符合规定

    如有疑问可查询举报
 

    据严先生介绍,药品有效期标注为“暂定”的一般多为新药或中成药。北青报记者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了近十种有效期暂定的药品后发现,这些药品的“产品类别”一栏大多标注的是中药,而批准日期也都在2010年之后。

    一位药剂科医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有的新药会按照同类药品暂定有效期,药品上市后,通过监测期的稳定性实验,再进一步确定药品有效期。而在这些新药中,大部分都是中成药,因为有些中成药是根据古代的中医方子研发出来的,这些方子经过多年检验,已经被证明是可以使用的。企业为了让这些根据成熟处方制成的药品尽早进入市场,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稳定性试验后,经药品监管部门同意,进入市场销售。

    对此,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药品有效期标注为“暂定”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般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地标升国标品种的标准或未转正的试行标准(按上一版注册管理办法审批会出现)可能会出现“暂定”的标注,而上述有效期确定由国家药监局审批。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对药品的质量存在疑问,可以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或拨打药监局热线12331进行查询或举报。
 
来源:新华网    作者:北京青年报 记者杨凡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