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收藏市场是越来越热,普通百姓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从瓷器到书画,从老物件到新玩意儿,收藏什么的都有。这其中很多藏品都是通过拍卖公司流入藏友手里的。在一般人眼里,在拍卖公司里无论卖还是买,藏品都应该很靠谱,但有观众却反映,一些拍卖公司并不是这样,里面的猫腻可不少。
记者与一位业内人士来到了一个古玩市场,记者买了一个仿宋吉州窑盏和仿宋官窑瓶,一共花了五百块钱。
店主告诉记者,自己店里的东西都是仿造的,属于工艺品,与古董有着天壤之别,很好辨别。
那么这样两件仿制品是否可以拿来拍卖呢?带着这两件东西记者来到广州佳昊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一座高档写字楼内,一进门就是一个展厅,橱窗内摆放着各种收藏品。接待记者的一名工作人员首先满口答应东西可以拍卖,而且担保能卖得很好。在交了四百块钱鉴定费后,工作人员把记者带进一间专家室,准备拍卖的物品都要先由专家做个鉴定。
两件新烧制的工艺品到了这位专家手里竟然成了真正的宋瓷,难道真的是这位专家眼拙吗?圈内人透露出其中的玄机:如果卖家没有做过鉴定,而且藏品确实是赝品,他们会去跟专家通个气,做鉴定的时候都会说成是真货。专家都是花钱请来的,相当于他们公司的员工,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
在这里所谓的专家只负责将这样的赝品说成是真货,至于这种所谓的真货值多少钱,又来了两位公司工作人员接着忽悠:“这个器型比较少见,不多。我这边这种藏品也走过类似的,大概是1538万。如果拍卖的话,像乾隆时期的藏品都可以拍到八千万。这个一定要通过炒作,我这边帮你请一下高总监,他给您的价格会更加适当。因为他是我们总公司高级总裁,也负责国外,亚太地区。”
这位工作人员说要请公司的总监过来亲自估价。过了几分钟,他和另外一名年轻人走了进来。
最后几百块钱的仿宋工艺瓷瓶居然被估价几千万,这还不算完,公司工作人员说因为这两件藏品很珍贵,所以还是要请更高层次的负责人亲自来看。
这一会儿的功夫,走马灯似地来了两位公司的高管,都给两件所谓藏品估出了很高的价格。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是行业内的固定套路:行话叫推介,塑造一个假的总监,其实这个总监就是普通员工,接着总监就借机抬高藏品的价格。这个过程在行业里有一个术语,叫烧欲望,把客户的欲望烧起来。让客户感觉他们确实是有这个实力,愿意把藏品放下来跟他们合作,这个时候就会让你交前期费用。
几个人轮番登场,说来绕去最后终于说到了关键。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委托公司拍卖,必须先交服务费,这服务费是根据藏品的估价按比例收取的。
四百元买的仿瓷瓶工艺品被估价最低一千五百万,一百元买的茶盏被估价最低四百万。经过讨价还价,按照两件物品加起来的最低起拍价,记者需要交纳21万元的服务费。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服务费是前期的宣传费用,如果拍卖不成功,服务费是不退的。
把一件几百块钱的新东西硬说成是几百上千万的老物件,睁眼说瞎话的目的无非就是先把服务费赚到手,格越高服务费就越多。但记者查询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拍卖资质。当然了,21万的服务费记者也交不起,也无从知晓这家公司会怎么处理这两个假古董。但是有的藏友就被烧起了“欲望”,交了钱。那么他们接下来会碰到什么事呢?
湖北十堰的老况是一名收藏爱好者,去年3月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广州一家展览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帮忙拍卖藏品。
于是老况便和女儿一起来到武汉,将自己的十多件藏品交由这家古今通宝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说老况手中的三尊佛像都是真品,两尊是明代的,一尊是清代的。一个估价280万,另一个估了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