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老人手机多不合格 七成以上存安全风险
 
2015-09-17 09:02:13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 质量月前期,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对在辽宁生产、销售的老人手机产品开展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今年上半年该局采集的30批次样品(29个品牌)老人手机,经检测有22批次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不合格率达73.3%。

    据辽宁省质监局介绍,本次风险监测的老人手机样品采自省内大型商场、超市、手机批发市场、专营店等场所,涉及小米、飞利浦(philips)、vivo、海尔、诺基亚、先锋、联想、华为等29个标称品牌,市场销售常见品牌60%以上都在本次风险监测范围之内。

    监测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电信条例》、《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强制性国家标准、《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推荐标准《gb/t 18287-2013 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gb/t22450.1-2008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等。风险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的真伪、辐射杂散、过充电、强制放电、0.2ita放电性能、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抗电强度等7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和百姓重点关注的内容。

    风险监测共采集老人手机30批次样品(29个品牌),经检测有22批次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不合格率达73.3%。30批次老人手机样品中,经手机真伪鉴定,12批次有进网许可,18批次无进网许可或伪造、冒用进网许可。12批次有进网许可的老人手机中,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3.3%;18批次无进网许可或伪造、冒用进网许可老人手机均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0%。

    此次风险监测老人手机发现不合格项目包括:辐射杂散、0.2ita放电性能、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抗电强度。

    据辽宁省质监局介绍,手机的辐射杂散是指手机正常发射信号以外产生的杂波辐射。当该指标过大时,手机发射的信号将对其它电子产品产生骚扰。辐射杂散并不会直接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但不合格产品会产生电磁污染,能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及安全。如干扰飞机的通信,从而影响飞行安全;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影响sos频段的正常通信等。

    0.2ita放电性能指标是以放电时间来考核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是否与电池的实际容量相符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该项目不符合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人身伤害,但是该项目不合格的电池会缩短手机的使用时间,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合格可能会导致着火危险或对使用者出现触电危险。

    抗电强度项目是反映手机充电器产品绝缘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对不同绝缘部件施加不同伏特的电压,绝缘材料不得出现击穿。抗电强度项目不合格说明产品采用的绝缘材料等级不够或者产品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使用者产生触电、着火、烫伤等危险。

    针对质量监测所发现的安全风险,辽宁省质监局表示将函告生产企业所在省(市)产品质量监管部门,由其依法处理。同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国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对老人手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链接

    购买老人手机注意6个方面
 

    老人手机被老年群体广泛使用,对国家普及电信终端产生着重要影响,也让老人们充分体验了现代生活。辽宁省质监局表示,消费者在选购老人手机产品时,应当注意以下6个方面:

    一是通过正规的手机销售渠道购买手机,并索要正规发票。

    二是仔细确认数据线接口、耳机插口等缝隙是否有插拔痕迹或灰尘,确保不是翻新机。

    三是购买前核实好手机生产厂家在当地是否设置售后服务部门负责三包,以及相关单位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四是购机时必须注意手机的三号(俗称三码)应一致。即:手机内部的imei串号(手机键盘输入*#06#可以调出)、手机机身imei串号标志和手机外包装imei串号标志。

    五是消费者可以在电信设备进网管理网站http://www.tenaa.com.cn填写手机上的进网许可标志或进网试用标志上的许可证号或试用编号、扰码(字母应大写)以及手机串码(手机键盘输入*#06#可以调出),网站会提示消费者以上信息是否真实。同时消费者可以在该网站上填写手机串码,查询到该型号手机在进行进网备案时的产品外观,当手机信息、外观与网站上提供的均一致时手机为正品手机。

    六是手机产品属于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内的产品,所有在中国地区销售的手机产品都应该经过ccc认证,并贴有ccc认证标志。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应检查手机或包装上是否有ccc认证标志。
 
来源: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王文郁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