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健身,便在家附近的健身会所办了一张健身卡。可是合同签了,钱也交了,但迟迟拿不到卡。蒋先生日前致电与本报联动的12345市长热线,讲述了一桩让他感到很郁闷的事儿:“我想去健身会所问个究竟,还被会所所在小区的保安以不是业主为由拒之小区门外。如果健身卡不能正常发放和使用,我要求退款。”
消费者:“钱交了合同签了却没收到卡,现在连小区门都进不去”
蒋先生介绍,8月2日,他与英豪斯健身会所工作人员签订了一份会员协议,并缴纳了2800元费用。
“我家住在西溪花园小区,上月初,西溪蝶园小区内新开了一家名为英豪斯的健身会所,因为离我家比较近,而且听说会所内还有游泳池,我很感兴趣,就预约办理一张健身年卡,签了会员协议,并且交了2800元。我签协议的时候,会所没有正式开张,工作人员告诉我,等会所营业了会给我发卡。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健身会所还没有发卡,我去找他们,还没进门就被小区保安拦在小区门外。我打电话给会所前台讨要说法,工作人员却以联系不到负责人推脱。”蒋先生表示,签订协议前,销售员曾向他承诺该健身会所向小区业主以外人士开放,但是协议中并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8月中旬,蒋先生得知已经有不少小区内业主在该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而自己还没有收到健身卡,蒋先生随即前往该健身房询问情况,却被小区保安拦住。“保安告诉我那家健身房只对小区业主开放,外人是不能进去的,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也说因为业主的反对,不是小区业主不能进去健身。”蒋先生说,“我担心即使拿到会员卡也没办法进去锻炼。”
蒋先生表示,他给会所前台和销售员都打过电话,但对方回复说联系不到负责人或不清楚具体情况,均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多次沟通无果的蒋先生认为,自己不仅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还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希望该健身会所能尽快有人出面解决,不然要全额退还所缴费用。
“拖了这么久,我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答复,如果健身卡不能正常发放和使用,我要求退款。”蒋先生说。
商家:新店开业工作多进展慢,将尽快给已签合同的会员发卡
记者按照蒋先生提供的号码给销售员打了电话,销售员承认,自己曾向非业主会员承诺,健身会所向小区外人士开放,“因为当时公司也是这样承诺的,至于蒋先生遇到的状况,我们正在跟小区业主沟通,如果不能开放,我们会退款,但是具体处理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得向公司反映。”
记者随即又拨打了英豪斯健身会所前台电话,反映蒋先生的情况后,一位自称该店负责人的余先生称:“因为店是新开的,某些内部程序还没有完善,所以健身房还没有正式对外营业。蒋先生购买的会员卡是预售卡,暂时没有发放,现在公司正在确认会员信息,会尽快向会员发放会员卡,预计10月10日前可正常使用。”
非小区业主能不能进?商家、物业各有说法
对于蒋先生无法进入小区的担忧,余先生表示,“我们健身房的前身是另外一家健身房,因某些原因转租给我们。而之前的那家健身房是不对小区业主以外的人开放的。的确,我们公司现在发展业主外会员是遭到一些小区业主的反对,我们也在积极沟通。但是已经签订会员协议的会员收到卡后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需向保安出示本店会员卡和本人身份证就可以进入小区,这一点会员大可放心。”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西溪蝶园小区物业经理徐先生,他说:“不少业主考虑到安全问题并不赞成对外开放,而我们小区一直实施封闭式管理,对外来人员的出入控制严格,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目前小区还不能让业主外人员以健身为由随意进入。”徐先生透露,小区已经在筹建业主委员会,业委会成立后将进一步就此事跟该健身会所交涉。对于余先生“业主外会员可以凭会员卡、身份证进入小区”的说法,徐先生表示这只是店家单方面的想法。
律师:商家应保障消费者的正常消费活动
市消保委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健身会所办理健身卡是一项长期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健身会所时必须保持理性,切忌盲目消费。在与商家签订协议前要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要跟商家确认相关服务款项,还要对健身房内的环境、设施有所把握,保证正规、安全。另外,在与销售员签订协议前要确认对方身份,不可轻信对方口头承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
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叶水荣律师针对蒋先生的情况表示,消费者与商家签订消费合同后,在商家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拥有自由消费的权利,商家应该与小区物业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保障消费者的正常消费活动。一旦消费受阻,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款,必要时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