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平台有话说:
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点空间
滴滴出行认为,希望能给予地方充分的自主性和创新空间,在车辆性质、平台、人员和车辆管理等方面,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
滴滴出行政府事务经理陈海燕说,杭州有独有的城市属性——休闲旅游城市。“它除了要解决早晚高峰用车难,还要考虑到季节用车因素。春秋旅游高峰,特定区域的用车和平峰也有所差异。新生事物从小到大是很漫长的过程,对每个孩子照顾的方式也不一样。”
滴滴平台75%的司机每天接单数不超过4单,属兼职性质,作为社会化力量补充,帮助解决了打车难问题。如果要求网约专车车辆变更为营运性质、兼职司机需考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可能使大部分兼职司机和车辆退出,让百姓重新面临打车难的问题。
对此,昨天参与研讨会的优步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政府制定标准,然后给各个地方政府更高的自由度,来打造每一个城市自由的环境,才能做出满足所有人期待的产品。
专家有话说:
八年报废不合理,不应一刀切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认为,网络约租车管理办法绝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而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市民利益,事关政府公信力的重大问题。
就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而言,他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突破八年报废年限。建议实行按里程及年限的公式类核算报废,不应一刀切。更简单的方法是以年检结果决定报废时间。
第二,区分兼职及全职。非全职司机与网络平台劳动关系的确立,有合同双方认可签订即可,这种关系应是合作伙伴或者雇佣关系,只要双方依据法律合理纳税即可。
第三,不应该强求虚拟化的网络平台必须像企业一样在经营地登记注册,并获得经营权的行政许可,平台资质在市级申请即可,县级没有能力执行,还造成社会成本的浪费。
第四,积极鼓励拼车。切不可恶意设置苛刻条款,比如规定拼车路线,要求公开拼车协议,甚至规定只能在高峰期拼车,等等。这样的规定,违背了最基本的交通管理原理,与减少私家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是背道而驰的。
杭州交通部门:
专车方案已做好,适时征求意见
杭州早在该《征求意见稿》半个月前就已经发布了《杭州市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征求意见已经结束,正在等待正式发布。
昨天,杭州交通部门表示,“专车”的这块改革方案杭州也已经做好了,之后会根据中央的政策再跟进。
在政策尚未明朗前,杭州交通部门也希望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完善方案。因此,这次研讨会上的各方意见和建议,钱报也会传递给杭州交通部门,以供他们在决策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