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吴女士向中国消费网投诉,其在去年花了6900元订购了云南好宝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配送有机蔬菜服务,但是半年多来,吴女士却只收到7次送菜服务,吴女士和她的朋友眼看着两万多元的预付款打水漂。无独有偶,浙江消费者郑女士向本网反映一家在舟山某美容会所办卡充值3000元,消费2次后该店就人去楼空,140位会员、几百万预付款讨要无门。
据中消协统计发现,预付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娱乐、汽车消费、休闲消费、服装洗涤、提供货品等行业,一些公司因停业、转让、资金链断裂、逃逸或诈骗等原因导致预付卡不能再正常使用,从而引发大量的消费纠纷。
因此,中国消费网发布2016年第1号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接受预付消费时:
一要“小额消费”。办卡时,尽量不要选择大面值的消费卡,需要时随时充值,避免大的损失。
二要“熟知条款”。办卡要认准书面合同,特别注意合同中违约责任、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
三要“查询备案”。根据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各发行单用途预付卡的经营单位需要到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并建立企业资金存管制度,建议消费者办卡时,查询该商家是否已在商务部门备过案,了解存管保证金事宜。
四要“及时报案”。持卡消费时若发现商家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工商行政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