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宣布,从今年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20日,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意味着今后高铁票价将逐步走向市场调节,不再“一成不变”。此前,铁路票价的制定主要是按照公里数乘以一个固定的基准价。除高铁票价没有变动外,普通火车票价在过去20年也没有变动。(据2月21日每日商报。)
铁路专家是这么解释的:“由铁总自主定价有利于打破高铁票价‘一成不变’,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市场需求和运能更好地匹配。”笔者以为,“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使市场需求和运能更好地匹配”的前提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的存在。
高铁在中国是绝对垄断的企业,没有一家企业会跳出来说,我也建个高铁。它的垄断性,甚至比电信金融行业还要高。在这样高垄断性的企业,放开定价权,其结果只有涨涨涨。
中国很多垄断行业都是一种很奇葩的存在,一方面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一方面又告诉你他们是如何亏损经营,比如炼一吨油要亏损多少多少钱。同样,铁路总公司也是如此,“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铁总亏损近百亿,第四季度也不乐观,2015年成为铁总2013年成立以来首个全年亏损年已成定局,多数高铁线路也在亏损行列之中。”
既然是亏损经营,涨价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了。所有的亏损将由乘客来负担。而事实上,铁路总公司要做的是节约开支,提高效率,合理规划。当一个垄断行业获得定价权以后,比没有定价权更可怕。因为它的参照依据不是同行的市场价格,而是自己的利润水平。尤为恶劣的是,当春运的时候,它就完全有理由说按照市场需求的规律,上涨动车车票。
所以,既然拿着市场说事,那么请本身先回到市场。起码在内部形成市场竞争,让乘客有选择的权利。高铁投资建设还本付息压力沉重,是行政指导市场的结果,不能把这些反过来成为票价涨价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