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充换电操作
中国网3月11日讯 从动力电池电芯制造、标准化模块电池制造、整车设计、以充换电站网络为主体的移动电网,到纯电动汽车销售渠道及“互联网+”用车模式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顶着“烧钱”、“亏损”等压力的今天,浙企时空电动却顶风逆势走强,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杀出的一匹黑马,破除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痼疾。
成立于2013年9月的浙江时空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时空电动),是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销售、运营的综合性新兴企业。旗下拥有四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当前时空电动的目标市场为纯电动乘用车、物流专用车、轻型客车。这些受市场热捧的产品是建立在,充换电车型设计和改装、Pack工程化、BMS研发、电连接器研发、高能量动力电池成组等领域大量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
时空电动制造的电池能量密度、寿命表现优异,保障了模块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和高储能效率,目前应用的汽车品牌有东风、众泰、康迪等。
时空电动从商业模式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直到市场推广模式,矢志创新、成果显著,是极具时代性的新兴制造业公司,也是各级主管部门将国家战略政策落到实处、撬动行业发展的优质样本。时空电动的创新成果,已经得到了主管部门、同业、终端消费者及媒体的一致认可,被普遍认为未来三到五年有机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基石级企业。

图二:ER30纯电动四座乘用车
创新业务模式:让电动汽车更多地跑在路上
有了核心技术的保障,时空电动通过与互联网用车平台,开创了新的业务模式。2015年7月3日,时空电动和国内最大的用车平台滴滴签署了合作协议。2015年9月,时空电动在滴滴快的平台上投入上千辆新能源汽车,创造一个全新的用车模式。
这项业务的革命性也带来了运营模式的创新,摸索出一条在未来没有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依然可行的道路。
近期,时空电动公司公布了电动滴滴的运营数据:旗下所有互联网专车跑的里程数,加在一起已经突破了1000万公里。
这1000万公里最大的样本意义在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找到了一个让电动汽车真正跑在路上的全面解决方案。在这一方案中,制造者、运营者、互联网平台、司机和最终消费者都得到了一定的收益,经过不到半年的测试,电动滴滴的整体商业模式已经成立,并且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打开。未来,所有环节参与者均能盈利,尤其在补贴退坡的大势下,这种模式依然可行。
据悉,2016年,时空和东风携手打造的ER30纯电动四座乘用车也将加入到电动滴滴的行列,这将对生态圈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三:斑马快跑的货的
深耕目标市场:将主打物流车
跑在路上的不单是出行的电动汽车。与人们生活密切的物流快递车也在同步推进。
进入2016年,宁波市的新能源示范运营实例又添浓墨重彩一笔——宁波市邮政物流快递行业开始使用新能源物流车。58辆东风•时空俊风电动物流车一次性投放到宁波市邮政快递行业使用,以实现更好的节能环保和高效低成本的快递运输需要。
由时空电动研发的东风·时空俊风是一款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安全性、高装载量、高续航里程都有着明显优势。除此,更吸引邮政快递行业的是纯电动物流车在使用成本方面的优势,仅是同级别燃油物流车的18%的费用
随后,专注同城快运的“斑马快跑”也开始发力。首批由时空电动提供的数百辆“斑马纹”纯电动货的将在杭州投放使用,今后还将陆续增加。
斑马快跑大批量使用纯电动物流车的原因也很简单,跑的里程比较多,市区还有充换电站可供选择。因为是新能源车,使用成本是燃油车的五分之一,可以降低客户物流成本20%左右。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无论个人出行还是物流快运,配套而便捷的能量补充方案,是让电动汽车落地跑起来的重要推动力。与滴滴、斑马合作的这批车辆的日常充换电工作,都在时空电动充换电站进行,这是时空电动移动电网的一部分,也是时空电动未来的核心。
在杭州,时空电动目前有22个充换电站投入使用,5分钟能完成整车的充换电过程,完全能够支持同城货运和小滴项目车辆的高效率运营,并且已开始向第三方伙伴提供充换电服务,共享设施。
时空电动的移动电网通过小滴项目、斑马货运的开启后,也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有多家汽车租赁公司申请带车入网,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方式进行经营,让纯电动汽车真正动起来。
至此,时空电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里形成一个闭环:
电池标准化生产,产量扩大后向外供应;
独立的整车研发、销售团队;
搭建同城物流车、滴滴电动快车等“接地气”的应用场景;
打造移动电网,规模系统化为电动汽车提供能源补充;
时空电动的创业历程是一环套一环,从最初一款杀手级产品,然后以创新的商业模式运营,最终变成一个生态系统。

图四:电池统一充电
紧密贴合国家战略,推动产业长足发展
宏观层面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稳健的发展,还需要改变行业不合理的补贴现状,重点支持研发环节,并且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创新者倾斜,通过供给侧改革,避免低效能和重复建设。
这一点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明确体现。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分别是: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完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破除地方保护,打击“骗补”行为。
这是对整个产业的有力推动。以时空电动为例,他们自有动力电池研发制造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长期投入、重点布局物流车市场的市场策略,紧密贴合国家战略走向,未来可期。
此次政策的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解决电池系统层面问题、提高关键核心零部件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而中央财政对于电池企业“以奖代补”,目的也是制衡整车厂,给核心零部件企业更大的动力和话语权。
这些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也是和国际接轨。美日德等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是,重点支持研发环节,生产出性价比高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税收优惠促进市场发育。美日德等国更重视补贴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游的研发环节。(记者:李斌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