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中国无氧登山第一人宋玉江将冲击无氧登顶珠峰
 
2016-03-25 13:16:57   杭州网

每年4月-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时段,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都将汇集珠峰脚下,向8848米的世界屋脊发起冲击。2016年珠峰登山季即将开启,记者日前获悉,中国民间无氧登山第一人宋玉江将于今年4月冲击无氧登顶珠峰,这在国内登山界无疑是一件备受瞩目的大事。

1

    自1953年被首次征服以来,珠峰一直是全球专业登山者挑战的目标。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已有超过6000人成功登上珠峰,但专业登山者并不能满足于停止挑战自我,许多登山家在挑战无氧登顶珠峰。从1978年5月8日意大利人梅斯纳尔首次无氧登顶以来,来自世界各地有上百位登山家实现了无氧登顶。迄今为止,中国民间还没有登山家能够实现这一突破,如果此次宋玉江登顶成功,他将成为中国民间无氧登顶珠峰第一人。

    宋玉江在国内户外圈很有名气,从2000年正式投入登山职业向导,至今已经有16年。他曾经是学建筑出身,毕业后在新疆某国营房地产公司上班。由于爱好户外运动以及摄影的关系,一直在业余从事登山、滑雪、攀岩、攀冰等户外运动,并用镜头记录下新疆的壮美雄奇。1998年和朋友一起成立登山探险协会,并登上了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博格达峰。2015年,宋玉江成功无氧登顶海拔8163米马纳斯鲁峰,其带领的12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也全部登顶成功。宋玉江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无氧挑战8000米以上高峰的佼佼者之一。

1

    所谓无氧登山即不携带氧气瓶登山。据专家介绍,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区被称为人类的禁区,在这个高度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是平原的2/5。无氧登山者们不仅需要克服高寒、缺氧和体能上的瓶颈,更重要的是要摒弃一切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为了登上峰巅,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正因如此,放眼全世界登山者,能过做到无氧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的也寥寥无几。这其中就包括中国民间登山大咖、无氧登山第一人宋玉江。

    据悉,宋玉江此次挑战无氧登顶珠峰,是由中国高端手机第一品牌8848钛金手机全程支持,是8848钛金手机2016巅峰之路活动的重要环节。除了无氧登顶珠峰的挑战外,8848钛金手机还面向所有手机用户招募登山爱好者,与宋玉江一道从卢克拉徒步到EBC大本营,见证创举,这也是8848钛金手机为用户推出的钛金特权服务的一部分。

1

    据8848钛金手机执行总裁冯继超表示:8848钛金手机品牌名称源于珠峰海拔8848米,手机的设计灵感也来自珠穆朗玛高耸的山峰。知名企业家、登山家王石代言,更有来自加措活佛的祈福加持,为它注入了珠峰的灵性。

    8848钛金手机一直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品牌理念,此次携手宋玉江挑战无氧登珠峰就是对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最好诠释。同时,8848钛金手机希望,通过“巅峰之路”的活动为用户提供专属的特权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来源:慧聪it网    作者:    编辑:赖正河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