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优势渐失 海外代购陷生死存亡
 
2016-04-01 09:42:03   杭州网

   相较于跨境电商模式,原本就缺乏信任背书以及物流优势的海外代购,一旦再失去了价格优势,就将真正进入生死存亡时刻。跨境电商新税制对行邮税政策做出调整,将由原来的四档税目调整为三档。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实施后,个人消费者特别是以往通过朋友、朋友圈进行代购的消费者海淘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海淘代购模式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暴风将至

  跨境税改前夜,海外代购行业波澜起伏。消费者沈斌(化名)表示,朋友圈中做日韩代购的朋友已经开始囤货。“韩国很多面膜、化妆品品牌都在大规模限购,就是免税店限购,不让中国人买。代购说4月8日后产品会大规模涨价,现在正在观望。”

  区别于跨境电商平台,代购是指通过个人代购买家,将海外商品“人肉”运输或直邮回国卖给消费者。在4月8日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的货品和个人海淘都是征收行邮税,这原本是为个人随身行李或者亲友间偶尔寄递自用物品设计的税种,税率很低。但4月8日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物按照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分别计算税费,而代购则执行新的行邮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进口税率表》,行邮税税目由原来的四档(对应税率分别为10%、20%、30%、50%)调整为三档(对应税率分别为15%、30%、60%)。拥有多年代购经验的在法留学生孙颖(化名)表示:“关键是看是不是会被海关抽检到,商品进入海关时还有抽查环节,如果被抽到,又超过了规定的额度,就不能免征行邮税了。而且新的税收政策由之前的四档税目调整为三档,行邮税率终归是提高了。”

   优势渐失

  个人代购是最早的海淘族购物渠道,但在跨境电商模式兴起后受到强烈冲击。业内人士认为,因跨境电商具有的物流快、退税方便、商品保障等诸多优势,个人代购模式已经岌岌可危。在跨境新税制实施后,个人代购仅有的价格优势也将丧失。

  简单来算一笔账,以进口食品为例,如果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需按照11.9%的税率缴纳进口税;通过个人代购,按照一般贸易,进口食品属于第一档税目,需按照15%的税率缴纳行邮税。从化妆品品类来看,跨境电商和个人代购的进口税率差距更为明显。税改实施后,化妆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口,需缴纳17%的增值税和30%的消费税,按照应纳税额的70%征收,合计进口税率为32.9%。但如果通过代购形式,化妆品属于进口税率表中的第三档税目,需按照60%的税率缴税。

  由于个人海淘数量较大,海关是以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有人可能心有侥幸,包裹未必会被收税。但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表示,“如果海淘连行邮税都不交的话,那肯定会将刚发展起来的正规跨境电商相当比例的客流又推到处于灰色地带的海淘中去,这肯定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加大抽查和监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事实上,已经有代购人士表示海关抽检有所收紧。从事代购工作的李菲(化名)表示,“最近两周寄送的两次包裹都被‘税了’,估计是新政策要实施,所以抽查也变严了”。

  前景堪忧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和我国公民海外购物消费规模达几千亿元,而同期我国对所有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却不到10亿元。甚至有从业者承认,这是一个基于偷税漏税的灰色产业。

  蜜芽CEO刘楠表示,从海关来看,他们毫无疑问不希望把跨境的订单推回到个人代购和水货渠道。所以个人海淘的效率和体验会下降,抽检率会上升,买家“被税”的几率增加。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政府的政策信号很明显,既要把消费拉回国内,保障税收,同时又要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多的消费渠道,“直邮也将越来越规范化,合理缴税将成为常态,而个人代购将面临更多限制”。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陈克远

  电商大佬怎么看跨境新税制

  多渠道并举保优势

  波罗蜜联合创始人许胜

  此前海淘热确实推动了一大批创业项目瞄准跨境领域,但也有一批项目完全是看中了之间的一点政策红利。50元免税额度取消后,以保税模式“套利”为主要盈利方式的平台,平台上的商品与自由贸易模式之间的价格优势将会被拉低,平台难免要进行品类调整,寻找新的优势。波罗蜜通过海外仓、海外直邮、保税仓并举的模式,并将采购团队设立在海外,享受海外退税,在保证毛利率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价格优势。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