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具体行动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新国标调整产品销售策略。在新国标正式出台之前,许多厂商就开始着手对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进行大力度的降价,清理老产品。同时,厂商开始不断推出适用于新国标的产品以应对之后的市场变化。在这股“转型号”热潮中,高性价比成为关键点。诸多厂商在每一档CADR值等级中,推出较原有产品更为低价的新品。据GFK的数据,在每一个主要CADR值等级中,低价格段的占有率明显上升。

二是升级原有型号。新国标推出后,部分厂商将原有的型号通过改变滤网等方式进行产品升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较低成本下提高产品的各项指标以应对新国标带来的市场变化,并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是进行消费者教育。一些厂商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对消费者进行新国标的指导解读,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和购买空气净化器。
值得一提的是,GFK预计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仍会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零售将逼近80亿元,其中在线市场的比重将继续扩大,零售额占比有望超过60%。
而在品牌表现方面,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还有很大差距。根据《报告》,2015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国外品牌依然强势,线上市场占有率前10位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国外品牌占据6个,它们的零售额之和占整个线上市场的53%;在线下市场国外品牌更是表现出垄断性优势,零售额前十几名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占据了线下80%的零售额。
随着该类产品市场前景的预测,不得不回顾过去一年该行业产品的消费投诉情况。过去一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出现了这样一组数据显示,有关室内家居环境方面的消费,该平台共收到消费投诉338例。这类投诉案例中,消费者主要通过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家具等产品以及甲醛超标、异味、滤网等关键词进行相关产品质量问题的反馈。
不少购买空气净化器的消费者反馈,在搜索了不同品牌的空气净化器之后就更加困惑了,“什么样的产品算是好产品,企业不能说清楚,专家也说不清楚,消费者就真的不清楚了。”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2015年9月刊封面报道《一团迷雾:空气净化器到底行不行》一文中就有数据显示,占近40%的消费者投诉时提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方面的问题。
消费者投诉的空气净化器质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无产品、产品异味、甲醛超标、噪音太大、净化效果不明显、无法检测空气质量等;售后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非官方授权,无法售后;内有异物,维修收费;多次维修故障依旧;产品划痕,换货后依旧;产品损坏,线上线下售后推诿;称空气潮湿致滤网受损,售后遇阻等。

而似乎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室内空气的质量,并不是某一款单一的产品,一个企业能解决的。越来越多的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家装建材等产品的品牌企业意识到,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一个产品是否能够走热市场的基本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关注生态家观念
2016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殷永祥就发起了“关于打造生态家庭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关注 。他在提案中表示:
个人无论是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分享发展成果,家庭都可以作为一条重要渠道。中华民族的家庭建设中,向来不乏生态文明的智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家训,蕴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等地开展了“节能环保我参与、户户争创生态文明家庭”主题系列活动暨“好家风好家训”宣传活动也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参与。相关企业、高校也提出了“生态家”建设的概念,并推出相关产品,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建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生态家庭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当每个人在家庭教育中都受到生态文明理念的熏陶,在居家生活中都在家里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饮用纯净的水源,吃到营养健康的食物,拥有高质量的健康睡眠,从一块地砖到居住的房子,从家用电器到衣食住行,都是健康环保可供全家安心使用的产品,这将对生态文明理念扎根在每个人头脑中,见诸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当前,生态家庭建设还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社会认知程度不高、产品标准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他在提案中建议:
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养每个人的生态意识。当前,国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生态文明的要素尚不明显。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方面的内容进行更加丰富的解释。当前“友善”更多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其实,“友善”不仅应该针对人与人,也应该包括人与环境。应将对环境的友善加入其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要素。
二、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智慧。但是这些智慧多散见于各种典籍之中,尚无系统整理,其影响力难免受到削弱。建议对各类典籍中,尤其是我国传统家风家训著作中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部分进行整理,集合出版,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纳入中小学教材。
三、“五好家庭”是我国家庭建设的一面旗帜。其中一好就是“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并提出了“室内外环境整洁,自觉清扫公共卫生;城区阳台有绿化,农村家园要美化”的具体要求。近年来开展的“家庭文明工程”建设、“最美家庭”评比,在全社会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建议在“家庭文明工程”建设和“最美家庭”评比中进一步细化生态文明标准,纳入生态家庭用品采用比例、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生态文明教育书籍藏书量等指标。
四、 出台生态家庭用品标准体系。目前,单一生态产品标准并不缺乏,但是生态家庭用品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生态家庭用品标准体系不是单一生态产品标准简单相加,应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由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制定出台生态家庭用品标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表达了对“生态家”建设的看法,认为建设生态中国要从建设生态家庭做起,“从人人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家庭做起,这是我从社会角度对‘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理解,雾霾等大气污染对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我提出建设生态中国要从建设生态家庭做起是很现实、很有针对性的。”
生态家观念的践行者已暂露头角
全国委员们不约而同将焦点聚集在生态家庭,这看起来似乎有些巧合,但巧合之中蕴藏着必然——生态中国发展的题中之义,离不开生态家庭的建设和发展。
尽管有代表委员的提案在前,行业也在应市场所需发生改变。而在生态家的探索之中,有企业已经先行一步,走在了前列。
中国室内家居环境是否健康?目前这个领域还是空白,是众多企业争夺的蓝海。成立于1993年的中脉科技,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 景下,依托20余年在生态健康领域的发展经验,率先一步,走进了家庭室内健康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蓝海,提出了生态家理念,并有望成为这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近年来,中脉在业内率先提出了“生态家”的养生理念。即让生态养生不再只是局限于产品或个人理念,而是以家为单位,服务于亿万家庭。
3月11日下午,中脉健康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周希俭受邀做客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就“生态中国”的建设与主持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认为,中脉秉承了生态理念和健康理念,在2014年首创“生态家”这一战略构想,并聚合各类优势资源,以家庭为单位围绕家庭健康为消费者提供了绿色、和谐、健康、快乐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与“生态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周希俭说:“未来生态规划应实现‘四化合一’,即智能化、平台化、标准化、理念化。”在智能化方面,通过物联智能升级,生态家将整合“生态硬件,智能软件,云服务平台”,形成三位一体“生态智能家系统”;在平台化方面,生态家将聚合生态养生企业,整合资源、产品及创新技术,打造生态平台,延伸生态手臂,实现生态平台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在标准化方面,继续以详实严谨的科学研究数据为基础,丰富完善“生态家”品牌内涵,巩固提升“生态家”品牌战略;在理念化方面,持续不断的加大“生态家”建设和实践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生态、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让“生态家,更好的家”的新理念深入人心。
3月17日,基于历时7个月对全国九个城市千户居民家庭的调研及数据分析,中脉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首部家庭室内生态健康指数报告”正式出炉。报告对家庭室内PM2.5、甲醛等多项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态指标开展全国性、系统性的调查和检测。

3月17日,中脉科技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发布国内首部家庭室内生态环境健康报告。
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但各地存较大差异,不同的家庭也有不一样的结论。
在所调查的九大城市(北京、南京、重庆、西安、广州、济南、杭州、上海、成都)中,甲醛的超标最严重,超标率达到了46.2%;PM2.5次之,但超标率高达40.3%,且PM2.5室内污染状况基本取决于室外PM2.5的污染程度;苯的污染状况相对较轻,有10.6%的住户室内苯超标。
在发布会上,中脉科技中国区业务总裁吴均琪表示:“家庭室内生态健康指数报告的发布对于家庭室内环境的研究只是一个开端,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结论为我们了解室内环境现状展现的只是一个轮廓。进一步研究、治理家庭室内问题需要国家、社会、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的聚力,中脉非常愿意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这为健康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开启中脉的黄金十年提供了黄金机遇。”周希俭说,中脉将乘势而上,借助党和国家的大政策和好机遇,加速中脉的发展,为更多家庭提供健康解决方案并为健康产业提供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产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