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工作现场会以来,杭州市各地积极借鉴桐庐县试点经验,对小作坊实施负面清单+申报登记管理,全力推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目标,各地对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负面清单”以外的小作坊予以申报登记管理,对不符合条件或“负面清单”以内的小作坊予以取缔,并加强跟踪检查以防死灰复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822家,从整治至今已关停取缔323家,整治规范417家,其中已完成申报登记201家,已申报未登记216家,整治率64.63%。
完善机制,实施倒逼。该局经过充分调研,进一步制定了《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若干意见》,旨在打通监管环节,实现生产与监管联动,强化市场对生产的倒逼机制作用,形成小作坊全链条管理。实现小作坊食品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在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申报登记的前提下,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监管方式,如余杭区在肉制品行业协会的推动下,由政府统一布局,将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的乔司五星村肉制品加工作坊统一集中到肉制品园区,改造提升为企业;建德市积极探索“阳光透明小作坊”建设,率先在新安江农贸市场卤味制品、肉制品摊位前增设小作坊生产加工现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