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菜价不久前创下新高 探究菜价“过山车”的背后
 
2016-04-27 08:42:29   杭州网

春节后持续高涨的菜价,不久前创下新高

“毛豆炒笋30元,河虾30元,青椒土豆丝10元,排骨芋艿汤60元,香菇青菜10元,凉拌黄瓜10元。一顿晚饭一共150元。”晚饭后,家住杭州采荷小区的沈阿姨粗略算了下一家四口人的五菜一汤,不由地犯起了嘀咕:太贵了,都赶上去趟小饭馆了。

3月全国CPI和浙江CPI均显示,菜价已成为重要推手。3月浙江鲜菜价格同比上涨41.2%,拉动浙江CPI1.4个百分点。

这个春天,全国菜价组团上演“窜天猴”:“姜你军”、“蒜你狠”、“向前葱”、“豆你玩”……原本过完年会应声下跌的菜价却没有像往年那样大幅降下来,而是在上涨的同时上演了一出菜价过山车。上周起,蔬菜开始恢复日常的供应量,大部分蔬菜价格应声而落,但不少仍高于往年。我们习以为常的低廉菜价正在远去吗?菜价攀升又有着哪些偶然和必然因素?

部分菜价有大涨

“最近蔬菜价格贵,我得多要几个蔬菜。”在杭州下城区上班的王小姐,中午走进单位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发现收银柜台边贴着“麻辣烫21.8元一斤”。

在王小姐的印象中,以前菠菜、香菜、大白菜、青菜等都是一元一串,肉圆、鱼丸则要2元到3元一份,而不经意间,菜价都赶上肉价了。随后,王小姐一共挑选了8种蔬菜,2种肉丸,称重后付款了22元。

店里的李姓老板是东北人,去年12月来杭州开店做生意。他无奈道,从今年1月开始菜价就一直在飞涨,他的成本也增加了。“玉米、藕片、西兰花、冬瓜、番茄……这些菜大概涨了20%到30%。以前店里不分荤素按斤称重,顾客吃麻辣烫很多都全部拿荤的,现在都喜欢拿素的了。”

同时,记者从省物价局获悉,一季度,我省列入价格监测的25种蔬菜每斤批发价格简单平均为3.02元,环比上涨42%,同比上涨33%。25种蔬菜每斤零售价格简单平均为5.52元,环比上涨约31%,同比上涨约29%。

省物价局方面表示,不单浙江,沪苏两省菜价也比往年要高不少,总体趋势与我省趋同。预计4月底5月初夏季蔬菜将陆续上市,届时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有望收窄。

市民调整买菜经

高菜价对浙江人中低收入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数据显示,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714元。记者找到了相当于这个收入水平的沈阿姨一家,看她是怎么感受到这波高菜价的。

沈阿姨他们家住杭州华景北苑,平时和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住在一起,一家四口年收入大概在16万多元。家里买菜做饭的事归沈阿姨管,春节后菜价不断上涨,她愈加精打细算,每次买菜都要货比三家。


“昨天,我在凤起路农贸市场买菜,看到有新上市的小土豆,一问要12元一斤,就没舍得买。”沈阿姨说,后来她来到机神新村菜场,以5块钱一斤的价格买到另一种土豆。“现在我常会多跑几个菜场,能省则省。”

“一荤两素,基本是我们家一顿的标配,大概在60元到70元左右吧。”杭州人蔡阿姨说,不过自从今年春节以来,肉和蔬菜都在涨,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她就多买点鱼虾,少买点肉和蔬菜。

蔡阿姨说,菜价贵了,她得省着花,每个月的退休金才能有些结余。

供应减少是主因

前阵子,菜价为何居高不下?省物价局相关人士分析,主因是1月下旬南方大范围的寒潮天气对南方蔬菜生产影响很大,如福建土豆几乎绝收,供应减少造成收购、批发价格高使蔬菜零售价格也处于高位。另一方面是去年四季度我省连续阴雨天气较多,蔬菜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也推动了今年一季度蔬菜价格的上涨。

为何极强寒潮影响这么持久?对此,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杨新琴分析说,极强寒潮到来时,正是不少果菜作物开花坐果的时候,因此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周期特别长。而原本青菜、白菜等叶菜生长周期短,寒潮后种下的那一批已经开始上市,但由于市场上其他蔬菜供应相对紧张,就带动了这些蔬菜的价格上涨。

那么,物流、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否和菜价有直接联系呢?浙江良渚蔬菜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是勾庄最大的蔬菜市场,董事长章金生认为,虽然国际油价处于低位,但国内油价却不是最低位,“装蔬菜的泡沫箱以前4元一个,现在5元到6元都有。蔬菜运来之后需要蔬菜加工的人工成本,以前80元到90元一天就可以,现在直接涨到了130元到150元一天。每年物流、人工成本都在涨,所以菜价的上涨其实也在合理范围内。”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庄郑悦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