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近日参加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在回答怎么评价上海迪士尼乐园时,王健林表示,首先应该承认迪士尼是全球娱乐业,特别是游乐业,是很优秀的公司。但是在上海开迪士尼乐园,“我在公司内部讲了一句话,要让迪士尼中国的这一块财务10年到20年之内盈不了利”。他的理由是迪士尼只是一个室外乐园,它的优势就是IP比较多,反过来成为一个包袱,只会就原来IP产品做扩张,很少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东西。我相信,王健林自有他的一套分析系统,但也要替上海迪士尼说两句。
首先,万达和迪士尼就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东西。无论其品牌、影响力、商业模式没有任何可比之处。1926年华特正式成立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迪士尼公司距今已近百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首家迪士尼乐园是1955年在洛杉矶开张的,距今也过去了60年。商业品牌没有比它的生命力更能说明问题的了,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动辄说要打造百年品牌的最大原因。所以,迪士尼的盈利能力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其次,你说迪士尼的IP完全是重复,只是克隆以前的IP形象,克隆以前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创新。试想一个60年的成熟游乐园品牌,其每到一地都风靡不衰,它成功的DNA就是那些标志性的形象、标志性的产品。如果今天这样创新,明天那样变通,迪士尼就不会拥有真正的IP,IP就是独家的用来坚持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迪士尼并非一成不变,且不论每一个新乐园的开张,硬件建设都会随时代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比如迪士尼的过山车、旋转马车总是越造越大,越造越炫。而且迪士尼每到一地都有几个别家迪士尼乐园所没有的项目,既是树立各个乐园的特色,也是为了吸引全球各地对迪士尼乐园着迷的粉丝拜访新乐园。
去过迪士尼的人都知道,除了硬件建设,氛围营造(或曰氛围营销)才是迪士尼更出色的地方。除此之外,迪士尼的衍生品、餐厅、酒店等配套产品和服务,都有一套成熟的国际化规范。每到节假日,迪士尼乐园的欢乐游行令多少人沉醉其中。
王健林判断其盈不了利,是认为上海迪士尼投资太大(55亿美金),网点太少(全国只有一个),他的万达在全国有15到20个。他说他的战略就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这完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迪士尼是舍得血本做百年乐园,而万达是投一分钱想着马上要有三分回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比较和结论,只能表示:呵呵。
商业品牌没有比它的生命力更能说明问题的了,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动辄说要打造百年品牌的最大原因。所以,迪士尼的盈利能力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沈国娣(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