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疯狂木头:金丝楠木入寒冬 从1600万一根到没人要
 
2016-06-20 09:22:14   杭州网

    暴涨暴跌背后

    资金恶炒 提前透支上涨空间

    为何会暴涨?为何狂跌?在成都商报记者的调查中,成都、雅安、乐山等地多名业内人士都认为,金丝楠乌木本身稀缺并有艺术观赏价值,让金丝楠乌木价格一直较高,但多年来行情相对稳定,暴涨背后主要是资金恶性炒作。当资金撤离,价格就一路狂泄……

    涨

    经历恶性炒作 乌木价格虚高

    刘大忠认为,2013年,来自北京、福建、浙江等地的大量投资者入川抢购金丝楠乌木,一些中间商倒手炒作,低买高卖,“大家跑接力赛,你卖到100万,他卖到200万,我卖到300万。”

    福建人汪杰正是在那时进军金丝楠乌木行业的。他曾在福建有个家具加工厂,2013年上半年,他投资200多万到四川倒卖金丝楠乌木原料,不到一年,身家就超过1000万。

    “买回来的木料才到厂里,就有人来问价,10多万一对的金丝楠木太师椅,买家价都不还。”汪杰索性将家具加工厂生意放到一边,在亲友中融资,花千万买回了一大堆金丝楠乌木材料。

    四川本地,也有不少人入行。入行前,芦山的卫志刚从事废品收购,马边的李明(化名)在杀鸡卖鱼。还有人借高利贷来倒手金丝楠乌木原料。2014年,年近不惑的秦松(化名)初尝倒卖金丝楠乌木的甜头,不到三个月就赚了40多万,他迅速借来70多万高利贷,再次囤积了几根金丝楠乌木,待价而沽。

    今年6月14日,楠木促进会发布公告称,楠木行业曾经历恶性炒作,存在部分产品价格虚高脱离实际的现象,导致市场对楠木的价值和价格认知模糊。

    跌

    炒作资金撤走

    消费市场遇冷

    2014年8月,有人给秦松出价130万,他没卖;9月有人出价150多万,他还是没卖。秦松的心理期望是180万以上,但他没料到:价格迅速下降,还没到年底,这几根乌木仅有人开价80万。最终,他没熬过春节就跑了。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芦山县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等多名行家表示,2012至2014年是金丝楠乌木暴涨时期,而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是金丝楠乌木市场的寒冬,他称为“洗牌期”。

    价格骤降让许多人措手不及。骤降原因,多名经销商认为有二:炒作者资金撤走,消费市场遇冷。

    汪杰的切身体会:炒得过热,提前透支了后面的上涨空间。恶炒中,也找不到接力赛的下一棒交接者,大家都心存侥幸,赌自己不是最后一棒。

    “前几年有人恶意炒作价格,导致楠木行业交易不稳定,去年6月19日,我们这个协会正式成立。”楠木促进会相关负责人提醒,以资本运作进行非正常炒高及恶意抄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查中,有成员反馈,有个别恶性炒作楠木和诋毁其他木种的商家已破产并进入司法程序。“楠木珍贵木种,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已被大众了解、接受和喜爱。”该负责人表示,在经过暴涨骤降后,楠木市场价格会趋于理性水平。

    何去何从

    有人退出 有人坚守

    洗牌后或迎来良性发展

    当年,马边县的李明从杀鸡卖鱼投身乌木行业,亏掉10万后重新拿起杀鸡杀鱼的刀。

    卫志刚在2012年以20万入行,虽然在这个“寒冬期”他有上百万的货未能变成现金,但他的门店和加工坊内还正常运转着。

    相比之下,汪杰就没那么幸运了,在2014年花费千万买回一大堆金丝楠乌木材料后价格猛跌,除了低价抛售外,去年6月,他的家具加工厂也被迫抵押还账。如今他的身份由厂长变成了服装店主,经常在微信朋友圈推销着自己的服装。

    不过,在芦山从事石雕多年的杨国兵逆市入行,今年初在芦山根雕一条街上开了家乌木加工店,购进了数十万的金丝楠乌木。刘毅恒和芦山部分金丝楠木经销商选择了坚守和等待,在低谷期收购囤积原料等,他们觉得“有冬天,春天也就不远了”。芦山根雕一条街的多家经销商表示,最近已感受到一点金丝楠乌木市场回暖的气息了。

    多名行内专家表示,经过这样的洗牌,金丝楠乌木会迎来更有序的良性发展,但不懂者慎入。刘毅恒指出,此轮暴涨骤降后,金丝楠乌木工艺品通过研发、创新,仍会有市场。

    楠木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国家林业局及行业主管部门委托授权,他们正积极制定和申报中国楠木行业标准,还将与消委合作创建楠木产业诚信联盟,编制《中国楠木消费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价格参考。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记者 蒋麟 顾爱刚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