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食品谣言生生不息?业界探讨谣言传播路径和处理机制
 
2016-06-28 09:27:13   杭州网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2016年上半年,一家微博平台处理各类不实信息1290条,其中食品相关的谣言245条,约占总量的两成。谣言从何而来?如何处置谣言?今天,来自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科普专家、法律界等近200人在京共同探讨谣言传播路径和处理机制,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需各界共同努力

    今天,2016中国食品安全辟谣论坛在京举行,这一活动是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致辞中表示,食品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在新媒体语境下,经常出现的网络谣言给广大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而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除了政府部门,还必须让产业、学界、媒体,以及最重要的消费者都参与进来。辟谣信息的发布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行政的发布变成让老百姓愿意听才是关键。

    国家网信办社会工作局副局长范小伟表示,抓好网络食品谣言发现、研判、辟谣和治理4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有力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至关重要。这需要依靠广大网民,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努力形成谣言及时发现,行业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研判辟谣及时、处置谣言信息有力的良性局面,让辟谣信息“跑赢”谣言信息,真正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接下来的工作将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两方面开展,筑牢网络诚信根基。”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王洪兵表示,今后,该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弘扬尚德守法正能量,及时求证,准确发布,不给造谣传谣者借道扩散的机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表示,近年来,大量食品类谣言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损害了企业声誉,也给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下一步,联盟官网将陆续推出谣言举报、网友互动等特色栏目,还将举办辟谣宣传与科普公益线下活动。同时,联盟将继续收集整理方便食品、饮料、农产品、保健食品等相关细分行业的谣言及不良信息,并定期进行发布。“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打造成食品辟谣的第一平台,成为中国食品品牌发展的推动者和捍卫者。

    食品谣言约占谣言总量两成

    近年来,大量食品类谣言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影响着中国食品安全的舆论环境。

    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副总监尹雪赓公布了上半年微博处理食品谣言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微博共处理各类不实信息1290条,其中食品相关的谣言245条,约占总量的两成。典型的食品谣言包括“猪肉钩虫”“西瓜打针”“蒜苔蘸甲醛”“吃樱桃感染H7N9”“吃大盘鸡感染H7N9”。这些谣言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樱桃、西瓜的谣言每年上市期都会出现。

    老谣言“变种”此起彼伏,新谣言“科学含量”增强,为何食品谣言“生生不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分析食品谣言频发的原因有三:一是食品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高;二是食品加工业越来越倚重科技,普通民众对于食品的认知与食品加工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三是互联网的应用,使食品谣言的传播“没有死角”,而民众对于食品问题的焦虑心理,使得民众在接收到食品方面谣言的时候往往“宁可信其有”,先不寻求核实就转发扩散了,也导致食品谣言的传播速度特别快。

    食品谣言的危害和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法律对惩治网络谣言有哪些具体规定?如何更科学地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宋晓江表示,食品谣言是没有证据支撑、没有事实基础的一种虚假言论。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将分别根据不同情形,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他建议研究并实施出台关于打击食品谣言犯罪的司法解释,从刑事层面对食品谣言犯罪保持一个高压的态势。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认定三大谣言

    会上,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发布了流传较广的新一期食品谣言:“猪肉钩虫煮不烂、炸不熟、杀不死”、“纯净水呈弱酸性,饮用后会形成酸性体质,降低免疫力”、“鱼腥草会导致肾病、肾癌”登上此次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的谣言榜。

    据悉,截至目前,联盟已发布了多次食品行业谣言榜,所选谣言均经过相关协会和联盟专家团审核,向公众澄清了谣言,传递了食品安全科学真相。下一步,食品辟谣联盟官网拟陆续推出谣言举报、网友互动等特色栏目,还将举办辟谣宣传与科普公益线下活动。同时,联盟将继续收集整理方便食品、饮料、农产品、保健食品等相关细分行业的谣言及不良信息,并定期进行发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记者 杜燕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