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宜家之所以敢于一次次“挑衅”中国消费者,是认定这类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有可能受到的处罚实在太轻,其冒险代价太不高昂。
1989年以来在北美至少已使6名孩子丧生、36名孩子造成伤害的宜家抽屉柜,6月底开始在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被召回,召回数量为3560万个,然而,已在中国销售的166万个同款抽屉柜不在此列。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建议,中国用户应查看家中的抽屉柜是否已连接在墙上,若上墙连接件有丢失或有疑问的,请选择附近的宜家商场免费获取。也就是说,召回没戏了,连接件可以免费拿,你只需由自己或请第三方把抽屉柜固定在墙上就行。消息传出,一片哗然。有人怒斥这是不平等的“消费歧视”,难道中国人的命不值钱?有人更是强烈要求把宜家请出中国市场。不得已之下,宜家决定从7月12日起召回中国销售的这批问题产品,然而宣布召回之后,有人发现在宜家北京四元桥店等处,该系列产品中国市场仍赫然在售且款式齐全。
同类同款产品,发现缺陷后竟有两种不同的处置方法,确实让国人难以接受,更何况已有一串命案真实地摆在那里。尽管宜家辩称,在北美地区召回是基于当地所采用的ASTM标准,而在中国不召回是因为该产品符合中国的相关规定。这一解释显然自相矛盾。如此不顾一切地推卸自身责任,这显然与世界知名企业的身份不合,也与起码的责任义务和诚信之道相违逆。
宜家的部分产品为何会致儿童于非命?是因为产品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儿童生性好动,大人稍不留意,有可能打开柜子、拉开抽屉、踩着家具登高取物。高度超过60cm的柜子一旦重心不稳就会意外翻倒;整个抽屉若能被任意拉出,又容易导致受伤等等。避免儿童意外伤害,向来是日常生活用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重大课题,宜家虽已努力,却未能做到位。据报道,仅2016年上半年,宜家几乎每月都有问题产品从北美地区召回。存在安全隐患自然不该,出了问题竟只提供固定连接件,只在价签背后标明相关安全提示的做法更为恶劣:已把危险告知了,企业就没了责任;已把固定连接件给你了,你安装也好,不安装也罢,都不关我事,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与耍赖皮有什么两样?
宜家之所以敢于一次次“挑衅”中国消费者,一是看准了我们制度和监管上的漏洞,二是认定这类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有可能受到的处罚实在太轻,其冒险代价太不高昂。多年来,包括洋食品、洋电器、洋汽车在内,在中国的产品违规乃至违法事件每年都有发生,消费者的抗议也从未断过,有的消费者甚至使出诸如“人拉名车游街”之类的怪招,试图让洋货出丑,以此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下文呢?不少国际知名企业对于中国消费者权益的“怠慢”“蔑视”乃至有意“侵害”,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用不着把愤懑集中倾泻到宜家身上,首先应该想一想宜家胆敢对我们“消费歧视”的背后动因,不仅是违规处罚力度的软弱,更是重视不足,方法欠缺。我们的规定和制度上为什么会出现空子,我们在遭受歧视和不公后为什么经常表现出极度的麻木?宜家胆敢使出这一招,其最本质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