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鸡年,提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增收的一大利器。从白酒、黄酒、药品、榨菜、奶业等日常消费品,再到纸张、手机、家电及各类化工品,五花八门。其中,药品尤其是稀缺药品迎来了一波涨价潮。2月9日,马应龙发布公告称,其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0克装)自公告之日起将上调价格,上调幅度为18%。近年来,包括马应龙、东阿阿胶、片仔癀等中药独家保护品种频频提价。比如,片仔癀在过去的12年间提价次数高达十余次,累计涨幅达4倍。东阿阿胶自2006年以来也有10次以上提价公告。该公司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和桃花姬阿胶糕出厂价,累计涨幅更是高达40倍。
今年以来,国内纸业市场再迎涨价潮,各大纸企对多个纸种继续全面提价,部分企业已经确定了2月和3月的提价幅度。经常出现在中国市民餐桌上的榨菜也涨价了。涪陵榨菜在2016年7月上调11个单品价格8%~12%之后,又在今年2月14日发布了新一轮的涨价公告。公告称,公司上调了80g和88g榨菜主力9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15%~17%不等,价格执行已于日前实施。
2016年启动的这轮涨价潮,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16年开始,原材料上涨几乎席卷了所有细分领域,橡胶上涨近200%,纯苯上涨近70%;再到2016年下半年中游行业的崛起,焦炭期货大涨近266%,螺纹钢期货翻番,重卡销量增长1.2倍;目前进入第三个阶段,近期下游行业消费品开始了新一轮提价潮,榨菜、中药材、白酒、智能手机、家电纷纷涨价。据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