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揭秘山寨充电宝:容量实为6千标2万 可定制logo
 
2017-06-12 11:59:19   杭州网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不少“低头族”来说,时时刻刻的指尖体验让智能手机的电量成为最大考验,因此,除了手机以外,充电宝也是很多人出门的必备品。然而,充电宝爆炸伤人事件却时有发生,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类事故多是因为充电宝本身就是山寨产品。

    近日,小米公司就因充电宝产品遭侵权,将北京一家商贸中心告上了法庭。在北京的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一些流动商贩向行人售卖假冒名牌的充电宝,这种高仿的山寨充电宝,外观上标明几万毫安,实际却只有几千毫安,隐患重重。

    北京西站北广场,北一进站口附近人流涌动,昨天下午,有一位背着旧书包的商贩不时向路人推销充电宝。

    商贩:要不要充电宝?OPPO的,都是好机子。

    记者:多少毫安的?

    商贩:3万毫安。

    记者:真的假的,多少钱?

    商贩:80的,60的,可以试一下。上火车也可以用,能充四个多手机。

    记者看到,小贩推销的是白色的长方形充电宝,背面写着OPPO智能移动电源,容量标明3万毫安。在北广场的地铁口附近,也有人叫卖这样的充电宝。

    这些售价几十元的所谓“名牌”充电宝是真的么?记者在OPPO官网查询,发现并没有充电宝在售。OPPO的客服人员回答得更直接,OPPO不卖充电宝,“我们暂时没有OPPO这个牌子的充电宝。”

    北京站地铁C口附近,常年有人摆地摊卖充电宝。这里的“品牌”更全,包括小米、“VIVO”和“三星”的充电宝,价格几十元。

    这些商贩用一块布摊在地上售卖,看到有执法人员到来时,他们迅速把充电宝用布收起来背在身上,看起来像是背一个包,混进人群躲避检查。

    实际上,小米官网在售的充电宝,只有5千、1万、2万三个容量的移动电源在售,并没有2万8百毫安的产品。官网提示,正品小米移动电源外包装上均会贴有防伪标签,可验真伪。记者发现,北京站地摊上售卖的有红蓝白等多种颜色,与正品相比外观较厚,山寨痕迹明显。

    有媒体报道称,小米移动电源占了80%的市场份额,但其中却有80%都是假货。近日,小米便因为移动电源把北京一家商贸中心告上了法庭,小米要求这家商贸中心停止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并销毁库存侵权产品磨模具、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万元,并登报道歉。

    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不法商贩兜售的充电宝,虽然山寨的品牌各不相同,但是外形相似,质量堪忧。日前,新京报记者在上述区域购买了多个充电宝,“将这些充电宝的外壳拆开,发现较大的充电宝里面有6到7节电池,较小的有2到4节电池。电池由黄色或无色的透明胶带捆绑在一起。撕开胶带,所有充电宝的电池表面均布满锈迹,电池两极生锈尤其严重,有的充电宝只有1至2节电池与导线相连,其余电池只是摆设”。

    这些山寨充电宝从哪里来?充电宝业内人士许先生说,充电宝主要由外壳、电池、电路板构成,大部分山寨工厂集中在深圳和东莞。在某电商网站上,充电宝的批发价格最低值有10.5元。记者发现,销售低价充电宝的商家,大多来自深圳。一家标价21元(100个以上)的深圳某科技公司的销售页面上,写着“可定制logo”的字样。销售人员杨先生说,只要加钱,什么牌子都可以印,印logo的话会加一点印logo的费用。

    实际上这样的“山寨”成本很低,印logo每个只要加一两毛钱。而这家公司还在销售页面上堂而皇之地写着:标20000实际6000。杨先生介绍,“标多少你自己可以定,这边市场上都这样标(20000),但实际容量都各不相同。

    杨先生说,他们有两个工厂,共有工人200多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大量生产。近期充电宝爆炸伤人事故屡有发生,其中多起涉及假冒名牌的劣质充电宝。

    而在某网站上,这种可定制充电宝logo的商家并不少,批发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外观上标的毫安数和实际电池的毫安数差距很大。

    移动电源市场的进入门槛低,使得山寨产品的成本也很低,利用二手电芯制作山寨产品的利润空间很大。充电宝业内人士许先生指出,山寨充电宝隐患重重,比如电池生锈后容易短路,引起爆炸,而如果充电宝没有过充保护装置,导致电池充满电后还接着充,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在这里提醒消费者,购买充电宝要通过正规渠道,千万不要贪图便宜。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记者吴喆华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