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山寨大学新生群诈骗频发 提醒:新生遇诈骗直接报警
 
2017-08-28 11:27:12   杭州网

    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眼下正是 “开学季”,全国高等院校陆续开始了新生的报到工作。对于即将踏入校园的“准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无疑是新奇的。为了尽快地熟悉校园,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些新生会通过加入QQ群、微信群来了解学校的各方面信息,互通有无,甚至可以在群里向学校的师兄师姐咨询各种问题。

    不过,新生在寻找或者加入这类社交群时,也得多多注意。因为有些所谓的“大学新生群”很可能是“山寨版”,他们建群来吸引新生,目的并不是为了交流信息,而是在群里发兼职广告赚取提成,甚至是以各种名义骗取钱财。所以,大学新生一定要擦亮眼。

    小周是云南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在开学报到之前,他主动在网上搜罗到几个学校的QQ群,想尽早了解学校的信息。在接连添加了几个QQ群之后,小周发现个别群和自己想象的有些不一样,“那里面名义上挂的是某某大学的新生群,其实里面有些像是在搞传销的或者是那种卖产品、打广告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生群。”

    今年在燕山大学读大二的小赵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告诉记者,“当时刚入学的时候加的QQ群,是在一个贴吧里找到的。当我问到一些学校关键信息的时候,发现那边回答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就觉得有点怀疑,后来又在别的群一问才知道是个假的,我索性也没有啥损失!”

    记者在社交软件上以“2017新生”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发现,仅QQ平台上相关的群就达140多个。这些群的身份大都没有经过认证,入群人数的上限大都在2000人左右,有些甚至可容纳5000人。除了个别群需要交纳1元到5元不等的入群费之外,大部分只需要报上身份信息,征得群主同意即可,并不需要严格的审核。这也给一些行骗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上海师范大学的新生小郭说,她曾在自己添加的学校QQ群里遇到过诈骗行为,“刚开始说给学生做兼职的机会,但实际上会让你先交钱,明显骗你钱的,很快就被我们识破了,然后管理员就会把他踢出去。”

    小郭说,虽然骗子的这种伎俩经常会被识破,但自己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同学上当受骗了。对于如何甄别新生群,小郭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正规点的群起码得六七百人以上,要是骗子组建的他很难找到六七百个人,可能就几十个人。然后再看看群里边发的是否是学校里边信息,比如各个社团介绍什么的,这些东西不是校外的人随随便便能搜集全面的。”

    安徽滁州学院讲师陈晓曦认为,从学生拿到入学通知书到正式注册报到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一个真空期,准大学生要加强自我防范。“各种各样的群,也有一些极个别带有群主的私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张由团学联或者学生会,或招生办主动地设立这样的群,提供正规的服务。”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提醒,犯罪团伙利用QQ群、微信群实施诈骗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新入学的大学生应提高警惕。“如果有人邀请你加入各种学生群的时候,要注意分辨。首先应该通过学校,向辅导员或者学校的团委、学生处等进行核实,如果确实属于正规的学生社团建的微信群,是可以加入的,否则就要谨慎,尤其是涉及到钱款时。如果发现进入了一个涉嫌诈骗的群,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并退群。”

    陈士渠介绍,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是以刷单、刷信誉、找兼职工作和校园贷等名义来骗取钱财,在QQ群、微信群看到相关信息时尤其要注意。“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如果接到这种广告或者有人劝说实施刷单、刷信誉来赚钱,要果断拒绝。另外,很多校园贷实际上是一种高利的借贷,随后会有暴力逼债等,这是涉嫌违法犯罪的。对于学生而言,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大学生在消费的时候应该量力而行,贷款一定要走合法的途径。”

    律师提醒,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行骗者违法所得达到3000至10000元以上,则涉嫌诈骗罪,可以直接报警。数额达不到刑事案件标准的,可以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涉嫌诈骗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提醒广大的新生们:一旦在某个社交群接到缴费的通知或消息,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请直接报警。

 
来源:央广网    作者:记者刘会民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