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陕西大荔县的马拉松经济 体育加乡村旅游
 
2017-11-17 09:11:41   杭州网

如果说富起来是过去三十年国人的共同梦想,那么健康起来就是当下乃至未来国人的最大公约数之一。跑步,原本这个看似小众的健身行为,因为集便捷、经济、健康于一体,一时之间,跨越城乡、超越地域、不分职业……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越来越成为一项时尚的运动。

从一双跑鞋到一套专业的装备,从下载一个APP跑步软件到形成一个自己的跑步社交圈,直至参加马拉松比赛,跑步串起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跑步经济”悄然成型。马拉松就是其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其参与人数之多、风靡之广、参与热情之高,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

正是看重“跑步经济”带来的连环效应,仅在去年(2016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参赛人数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328场,较去年相比增长了近1.5倍。280万的参赛总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较2015年增长130万,全年参加比赛总人次是2011年参赛人次的近7倍。

在中国 每天都有万人马拉松赛

也就是说,按照2016年的数据,平均每一天在中国,都可能有一场万人参与的马拉松比赛在举行,可见,马拉松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品牌赛事。

处于西部地区的陕西省,今年也有些迎头赶上的意味,已成功举办过23届城墙马拉松比赛的西安,今年的10月28日终于迎来了首届国际马拉松赛,在西安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跑道上,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运动员挑战自我,向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13朝古都致敬。

陕西其他地区更是不甘示弱,11月11日,汉中首届国际动漫马拉松大赛开跑;11月12日,中国渭南国际马拉松赛在大荔县开跑,11月26日,半程马拉松赛将于安康高新区鸣枪开跑。

陕西各地这一系列马拉松赛事开跑的背后,除了来自官方的助推,还衍生了更多的专业赛事公司和跑步经济人参与到其中,马拉松比赛,俨然成了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但是这一切,真的是那么简单么?

水果马拉松听上去很新鲜的背后是经济助推

2017年11月12日,位于陕西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的大荔县,迎来了第二次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来自全球各地的上万名跑者开启了“舌尖上的马拉松”。

和其他城市一样,这场比赛的到来成为当地群众的自发狂欢活动,人们扛着五颜六色的旗帜,穿着盛装,甚至扮演喜欢的角色,亮相到这场盛会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大荔举行的比赛就已经是全国第一个在县级城市举办的国际性马拉松赛事,全县人口只有73万人的大荔县,却选择了举办马拉松这样洋气的活动,不禁让人好奇。

到底是马拉松改变了大荔,还是大荔改变了马拉松?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马”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大荔带来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举办马拉松活动,体育加旅游的模式,似乎成了陕西大荔县捞金的法宝。

从今年马拉松赛事的现场更是可以看出,“水果+马拉松”的模式更是耳目一新,在长达42.195公里的赛道长度内,沿途都分布了水果补给点,主办方在水果补给点上共准备了700斤冬枣、2000个香梨、10000个苹果、4100根香蕉和1070斤圣女果。而赛事的奖牌更是“秀色可餐”,一个全金色的水果篮子象征着丰收,篮子里面装满了栩栩如生的苹果、冬枣、香蕉、圣女果、香梨等,专门送给那些在赛道上没有吃过瘾的选手们。而将“水果篮子”作为奖牌,是对完赛选手们最好的嘉奖与鼓励,让选手们“吃不了兜着走”。这与其他城市的马拉松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大荔特色”。

众所周知,大荔县是陕西有名的水果之乡,水果种类丰富,当地农民早已靠种植水果过上好日子,尤其是冬枣,不仅享誉省内,更是远销海内外。

而实际从旅游资源来分析,大荔县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陕西各地区中,并不占明显的优势,但是,利用体育赛事活动吸引来人气,在满足基本的吃住行等旅游需求之外,当地的水果和特产当然是卖点之一。

在大荔县,洋气的马拉松和土气的水果却如此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算的上是绝无仅有的创新,这也许才是体育营销新的创新点,当体育能跟水果结合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跟其他更多的元素结合?这个就有待其他其他的城市去借鉴和验证了。

马拉松赛事如何与原住民发生关系?

很多城市里举行的马拉松赛事实际上是和原住民不发生关系,即使参与的选手众多,又能有多少个真正本土的选手?唯一有关系的也许只有围观看热闹。

然而对于县级城市大荔县来说,嫁接“乡村旅游”却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赛程的路线安排也可以看出,这一路简直就是大荔县“乡村旅游”的步行版,几乎所有的精华都涵盖在里面了。

而大荔县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从此次比赛场地直接命名为“同州湖国家旅游示范基地”更是可以看出一二,如果不是马拉松比赛带来如此明显的效应,相信也不会这样。

当原住民成为比赛的一份子的时候,城市的荣誉和自信感自然油然而生,这也是马拉松比赛所带来积极的衍生意义,作为县级城市的大荔县收益了,那么,下一个会是谁?

国际马拉松赛的厕所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承办一场国际马拉松赛,上万名参赛者,数万甚至数十万观众的短时间大规模积聚,无异于一场工程浩大的系统工程,东南西北中、生旦净末丑,一个都不能少,无数细节的精益求精才能打造一场马拉松赛的完美盛宴。

比如北京马拉松赛就规定:自起点开始大约每隔5公里的间隔距离设置一个饮料站,两个饮料站中间设置只供水的饮水/用水站,此外在赛事沿途的27.5公里、32.5公里、37.5公里处设置能量补给站。

移动厕所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数量过多,租赁成本更高。如果按照每一个上万人马拉松比赛设置移动厕所的标准计算:沿途是600:1,集结点70:1的话,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更别提后续污物的处理和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在大荔的这次马拉松堪称环保,赛程沿途居民家里厕所的开放,即“家庭洗手间”,给参赛选手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赛事材料的再次回收利用,更是让体育和环保不再遥远,大荔人民开门迎“厕”,也让选手们感受到了原住民的热情,这更是大荔马拉松比赛的亮点。

马拉松赛事红火的背后 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马拉松比赛作为城市营销的主题活动时,实际往往都忽略了带来的实际含义,比如能否真正带来影响力?能否让原住民真正参与进来?这也是众多赛事策划公司红火的背后所忽略的。

大荔的马拉松比赛带来了庞大的人流量,选手们在沿途补充水果的同时,不仅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大荔的水果好,还更像是大荔水果的展销体验大会,体育营销这样带来的价值,也许能为地方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商业公司从赛事的策划、宣传、推广到执行、落地,这一切,也许更多的是有利益的一面,而当地需要的是人流量和对外的影响力,其实如果真的能够给举办地带来更多的实质影响,而不仅仅是人气高涨的表象,例如大荔马拉松此次的承办方中迹体育,就已经开始实际应用环保主题,而这会是未来赛事品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块。

据了解,中迹将在赛事水瓶赛后回收再造,目前已经和第三方团队完成了大马赛事“瓶子”整体回收—— 工厂接收—— 瓶子制成纺织纱线—— 制作成衣服或背包,这样一个完整的环节。

小小的一个大荔县,将一个国际马拉松比赛弄成了水果马拉松,环保马拉松,更是经济的马拉松,从中获益的同时,更成为当地原住民们翘首以盼一年一度的欢乐大聚会,这样的局面,当然就不只是为了场面的噱头,而是打开了思路:给水果一个支点,它们能撬动眼球;给厕所一个机会,共享比独占更能双赢;给体育一个梦想,健康产业大有可为。这种收益从近处讲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影响力收益,从长远着眼,那是思维的跃升、思路的扩展、思想的提升,这笔财富无异于“点石成金”之术。

如何让原住民真正地参与进来,再到真正的惠民,如何深度挖掘体育与经济的结合?如何让马拉松为城市带来经济价值?

看似简单的一个马拉松,给公众和城市管理部门带来了更多思考……显然,热闹只是表象,醉翁之意不在酒,谋大局者绝不会浅尝辄止。

 
来源:中国网    作者:    编辑:赖正河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