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医药行业被指重广告轻研发 网友:看广告还是看疗效?
 
2018-04-26 09:12:23   杭州网

    医药行业"重广告轻研发" 网友:看广告还是看疗效?

    新闻背景:

    一批广告“神药”近期引发关注,记者调查发现,14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中,超过40家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突破30%,最高者达到66%。其中,不少药企的广告费开支在1亿元以上,超过自身的研发费用。(4月24日新华网)

    医药企业重销售轻研发也是一种“病”

    当前,医药行业普遍“重销售、轻研发”,他们愿意狂砸钱做广告,也不愿意多投入搞研发。不少药企都愿意花大价钱宣传,不是对产量过剩的担忧,而是希望通过卖更多药来赚更多钱。数据显示,一些药企每1元的收入中,就有6毛砸向销售。【详细】

    其实,广告费高、研发费低并非这两年才有的现象,而是近十几年缠绕药企的一个痼疾,一直为社会所诟病。2017年年初有报告指出,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支出费用在收入的平均占比已经超过40%,甚至部分医药企业已经超过了50%,接近60%。所以,此病非新病,只是近年来愈演愈烈,比如莎普爱思、鸿茅药酒,都是典型的案例。2016年,莎普爱思2.63亿元广告费就占其当年营收的27%,为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比例最高;而CTR广告监测数据显示,鸿茅药酒在2016年砸下的巨额电视广告投放费,为全国所有品牌之最。【详细】

    医药行业“狂砸广告不重研发”是病得治

    医药行业的这种“怪病”得治。要知道,与广告、销售上大肆撒金相对的是,医药企业在研发、创新上投入力度不足,自主生产的新药、好药不多,反过来更加剧了对营销的依赖。换言之,肩负治病救人责任的医药行业,只有根治“重销售、轻研发”这种“怪病”,才能为百姓贡献更多的新药、好药。否则,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然伤害整个市场。值得警惕的是,当一些品质不佳的药品依靠营销力量,“疯狂”进入市场,表面上掩盖了质量短板稳定了销量,而实际上会让市场更加混乱,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详细】

    药企重销售、轻研发,违背国家的创新精神和要求。试想,如果药企纷纷依赖他人研发新产品,自己则做仿制品,而且依靠“销售火力”赚个钵满盆盈,最终药企都没有研发动力了。如此一来,将会导致药品市场缺少生机和活力;同时,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品的需求,造成“药品荒”。随后,导致一些新出现的疑难杂症找不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或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救命药”一药难求。【详细】

    医药企业、保健食品企业,只重视花费打广告,只重视花钱维系销售渠道,不注重研发,不加大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忽视药品质量管控。当然就制造不出质量过硬、有疗效、有竞争力的药物、保健食品,研发不出医治重大疾病、罕见病的疗效新药、原研药,相反有可能生产出存在质量问题、危害患者健康安全的药品。如此一来,医药企业也就不可能具备长期竞争力,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甚至让国内药品市场份额让给外国药企,让国内患者只能依赖进口药,让外国药企牢牢控制着保护国人健康的重要药物的主动权、话语权,危及国家健康安全。【详细】

    如何医治医药行业“重广告轻研发”的病?

    首先,市场、卫生、医药等监管部门加强对医药广告的监管,必须重罚违法违规的医药广告,有必要将发布违法违规医药广告的医药企业罚到倾家荡产。其次,继续加大医疗系统的反腐力度,斩断医药企业与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纽带,让医药企业没有办法继续通过不法渠道推销药品。再者,以政策导向激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缩短原研药、仿制药的审批时间,让符合标准的原研药、仿制药尽快上市,既惠及患者,也让药企多赚钱。同时,要加大医学常识的普及力度,引导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看疗效而不是看广告。【详细】

    从目前看,药企的病根在于创新能力薄弱。从长远看,我国医药行业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改变“重销售、轻研发”现象,让“不看广告看疗效”成为主流,既需要药企积极探索向研发转型,也需要监管部门行动起来,对已审批的药品广告进行复核,对涉嫌违法的药品广告加强监测。同时,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向医药研发倾斜,在政策“扶持”下,市场资金和注意力能不断流向创新型药企,这才是真正解决之道。【详细】

    微言大义:

    @狂想飞1981:天天搞广告轰炸,一点水平都没有!药效更是没法想象!要严控医药公司广告费用!

    @龙阳子君:医药大公司靠广告,小公司靠医药代表。

    @秀秀__DEng:现在太多医药广告,天天播,非常洗脑,对有病的老人家不负责任,为什么没人管?

    @你呢:搞研发,不可能,医药企业花那么多钱,回报又慢,不如打广告增加销量来得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医药行业重广告轻研发,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热衷短期效应。消费者可能暂时被广告吸引眼球,但最终还是会注重医药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不看广告看疗效”。改变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浮躁局面,让技术研发成为行业支撑,才是接下来要走的路。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