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卖”真是越来越会玩了。 最近,饿了么与屈臣氏正式宣布达成跨平台深度合作关系。屈臣氏从超过1万种商品中,择优精选近1700种商品在饿了么上线销售,商品品牌涵盖个护美妆、日常应急、洗护用品等,并且承诺1个小时内送货上门。目前,屈臣氏已有近1600家门店在饿了么平台上线,覆盖全国230个城市,预计年底前将完成线下2500家门店的上线。以后,约会化妆缺了眉笔腮红、见客户前跪求一瓶定型喷雾、洗着头发现洗发水空瓶……这些尴尬只要拿出手机,一键就能搞定。 曾几何时,“外卖”还是个专属于餐饮领域的词汇,如今不仅能叫吃的喝的,还运用到订鲜花、买药、买化妆品上,外卖服务向多品类甚至全品类拓展的趋势愈演愈烈。那些热衷于“叫外卖”的国人,给了外卖市场无限广阔的空间;而“脑洞大开”的平台和企业,把“足不出户”和“即时需求”的结合做到了极致,也将“外卖”的内涵进行了不断延展。 随着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并于近期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外卖市场曾经的“三国杀”时代宣告结束,美团和饿了么的“龙虎斗”正式开启。 这一头,美团接入打车业务,业务架构全面升级成为到店、酒旅、大零售、出行四大版块;那一边,饿了么和口碑宣布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两者所覆盖的包括餐饮、商圈、休闲娱乐、丽人、亲子、健身等在内的多个场景将实现资源打通和业务合作,共同打造本地生活平台。 外卖平台的“边界”正在不断打破和重塑,外卖市场竞争的新拐点已经显现——不管是“到家”还是“到店”,都在打通线上与线下,构筑起一个涵盖吃喝穿用住行全面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系统。这对外卖平台来说,无疑是一场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实力较量,其考验的不仅是企业的资本和资源,更是企业更为精心的业务布局和更为缜密的系统性架构。 毋庸置疑,未来,谁对消费者的生活服务领域渗入更深,谁给大众提供的消费体验更佳,谁就将切到更大块的蛋糕。而从目前来看,无论这个市场如何角逐,其发展方向对消费者来说更多是利好。 下一个被外卖“攻占”的品类或领域又会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