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10月31日,在《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实施5年之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在北京召开“强化汽车修理更换退货促进产品服务消费升级推进会”。会议围绕加强汽车等产品“三包”制度建设、保障汽车消费者权益、维护汽车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汽车企业报告的汽车“三包”投诉数量分别为121640件、132525件、160929件、157398件和174307件,除2015年小幅回落外,投诉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汽车“三包”规定赋予了消费者主张“三包”的权益,消费者更积极地反映产品质量问题。另外,相对于全国汽车保有数量,单车投诉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在“三包”规定的推动下,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逐渐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根据投诉数据分析,近5年来,消费者投诉所涉问题的前三名分别为:质量问题、合同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其中质量投诉问题占比有所减少,合同、售后服务类投诉占比有所上升。同一质量问题多次维修、不履行“三包”义务、不履行售后承诺是售后服务方面投诉最多的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汽车等产品“三包”工作力度,完善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视机等产品“三包”条款和相关标准,健全第三方专家争议处理机制,探索建立产品“三包”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消费者监督的作用,促进产品服务消费升级和营商环境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