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杭州人追“新”拿下全国第一
 
2019-01-08 08:29:23   杭州网

年人均消费2896元,爱买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和儿童安全座椅

杭州人又拿了个全国第一!

昨日,天猫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18 中国新品消费趋势报告》。2018年,超过5000万款新品通过天猫首发,同比增长317%。杭州以年人均2896元新品消费金额,超越上海的年人均2732元,拿下全国第一。

如果说杭州险胜上海,那么浙江省在新品消费力上,绝对稳居第一。在新品控年均消费额排名前10的城市中,浙江省独占6席,除杭州外,浙江其他五城——舟山、金华、宁波、绍兴和湖州均位列前十榜单。

爱追“新”的杭州人,他们的购物车里到底“剁手”了哪些年度新品?

爱追“新”的杭州人其实很顾家

华为 Mate 20 Pro、戴森卷发棒、兰蔻小黑瓶、李宁纽约时装周系列等18款商品,从5000万款新品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度新品。

天猫数据显示,杭州全市有148万重度新品消费用户,人均新品消费额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居全国首位。

杭州人虽然爱追“新”,但却非常顾家。适合全家人一同观看的夏普4K网络智能电视、能够节省大量家务时间的科沃斯扫地机器人、专为小朋友出行打造的儿童安全座椅等新品,是杭州人在天猫下单最多的新品。

在家爱看西湖,也热衷出境游的杭州人,还带动了索尼A7M3相机、大疆Mavic系列无人机、科大讯飞智能翻译机等“旅行神器”新品热销。

数据显示,新品消费主力人群主要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是新品消费热度最高的5个省份。除此之外,中西部地区的二三四线城市新品消费热度也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

在新品消费偏好上,一线城市用户更注重个人消费,大牌数码、美妆等新品受到用户青睐,二三四线城市用户更注重家庭消费,纸尿裤、投影仪、儿童安全座椅等新品消费热度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摘得“2018年度新品”大奖的戴森 Airwrap 卷发棒、大疆灵眸口袋云台相机等“网红”新品,已不再是头部城市的专利。在当地没有线下销售渠道的情况下,这些新品也能借互联网渗透,满足“追新一族”的消费需求。

7500万“追新一族”贡献62%新品消费

2018年,天猫平台上的重度新品消费人群超过7500万人。这一人群比普通用户乐于购买数码、家电、服饰、美妆、食品、快消、家居、汽车等消费领域的新品,贡献了天猫62%的新品消费。

数据显示,“追新一族”的男女比例为3:7,24-34岁的人群最多。和普通用户相比,“追新一族”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全年人均消费金额为天猫平台大盘用户的2.4倍。报告指出,“追新一族”的消费选择往往决定了新品是否能够成功,是否能从小众走向大众。

报告还总结了“追新一族”的用户消费喜好。结果显示,女性重度新品消费者更爱购买美容仪、纸尿裤、家居软装、面部精华、汽车内饰等新品,男性重度新品消费者则对投影仪、智能手表、护肤套装、情趣用品等新品更感兴趣。

为了满足更多“追新一族”的消费需求,天猫在2018年推出了先享后付、保值回购、以旧换新等针对新品消费的新服务。2019年,这些服务将覆盖更多品牌,天猫用户追“新”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丽华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