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整治旅游市场 云南:用心呵护这份“美”
 
2019-01-23 09:01:20   杭州网

整治旅游市场,强化生态优先

云南 用心呵护这份“美”(文明旅游进行时)

如果是前几年,一说云南旅游,你也许会想到导游强迫购物,甚至是游客被打。

可过去的2018年,公众对云南旅游关注最多的,不是旅游乱象,而是客栈关停,云南旅游市场回归平静。

旅游转型,云南正在探索新路径;提质升级,云南给自己划前提。

“如果环保没做好,旅游宁可不搞”

绿的香樟、粉的樱花、黄的中山杉,1月中旬的滇池湿地畔,层林尽染。

200亿投资,5亿花给了湿地。古滇文化名城项目还没运营,就先流转了农田,建起了湿地。

种花种菜有污染,可是收益高。保护滇池,势必要引导农民转型,可转型谈何容易?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昆明发展为数不多的选择。“文化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负责古滇王国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昆明诺仕达公司行政运营中心总监邓万杰说,整个项目前疏后密,越靠近滇池开发强度越低,尽量将空间让给生态。

“你现在看到的这片湿地,以前全是反光的蔬菜大棚。光是这片生态隔离带,公司就投资了5个多亿。”邓万杰说,作为企业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可在滇池畔开发文旅项目,就必须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做文化旅游,没有好生态谁会来?要是滇池水质坏了,咱们整个文化旅游项目就全完了。”邓万杰介绍,当初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做完生态隔离带设计后,曾在林业局工作的邓万杰又征集专家意见,将树种尽量换成了昆明本土树种,这样树木不用施肥,光浇水也能自然生长,尽可能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古滇码头游船的操作台上,专门有一部废水表,游客洗漱、冲厕的污水不会有一滴直排滇池,而是通过码头的专门管道抽到岸上的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合格后进入湿地净化,转一圈才会进入滇池。“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拍照存档。”邓万杰说。

大理则尽可能吸引旅游产业往洱海流域外疏散。“如果环保没做好,旅游宁可不搞。游客是来欣赏美的,如果水质被污染,不仅破坏了美,也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和丽贵说。

“云南绝不能再走不合理低价游的老路”

云南因为不合理低价游等导致的旅游投诉曾占到全国同类投诉的“半壁江山”。这固然与云南游客数量多不无关系,但谁也没法否认不合理低价游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还是经营模式出了问题。”和丽贵表示,从最早的刹车费到赤裸裸的购物回扣,低价游看似市场行为,实际上充分暴露了监管不力导致的市场乱象。

一位滇籍学者心痛地说:“看似赚了钱,其实代价是云南旅游的声誉、云南人的脸。”

痛定思痛,痛下决心。2017年4月15日以来,云南省出台“史上最严22条措施”,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自开展整治工作至2018年11月,云南全省各级各部门共查处涉旅案件3398件,查处旅行社362家、导游251人、其他从业人员139人,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91家、吊销导游证20人,罚没款1.23亿元,仅云南省税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金额就超过53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在旅游市场违法犯罪行为“行转刑”上更是取得重大突破:从业导游强迫交易被刑事判决第一案——李云强迫交易案宣判,部分地区药托、酒托也受到刑事审判。

“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基本没有了;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基本没有了;原来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游投诉大幅下降,云南已基本告别不合理低价旅游与强制购物。”和丽贵介绍,2018年云南省共受理旅游投诉780件,同比下降53%;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云南旅游投诉更是从2017年的第六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二十一位。

不可否认,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云南旅游付出的代价不小。部分导游转战周边,进而带走了部分团队游的流量。但云南省依然立场坚定:“云南绝不能再走不合理低价游的老路。”

“旅游市场整治、环保优先,不是一阵风,云南会一直抓、持之以恒”

得益于沪昆、云桂等高铁线路的开通,云南省团队游占比下降,自驾游数量迅速上涨。如何让自驾游客维权方便?

“不管是电话、文字还是语音,游客仅需提供事发地、投诉对象、投诉原因、联系方式等简单的信息或‘一句话留言’即可发起投诉。游客不仅可以全程知晓投诉处理过程,还可以对不满意的处置结果发起二次申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人员介绍,自201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云南省共收到反映问题3578起、有效投诉3220起,其中3201起在24小时内办结,24小时办结率99.4%,平均办结时间为6小时45分,相较原来投诉平均办理时长12个工作日的处理效率提高约40倍。

云南旅游投诉为何管用?这源自政府部门责任的夯实。云南省构建的1+16+129+X(分别为省、州市、县、涉旅商家)的投诉受理和处置机制,让责任变得明晰。

如今,云南正完善涉旅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对涉旅企业开展全覆盖诚信评价,按照“应评尽评”的原则,2019年将实现旅行社、餐饮企业、住宿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租赁车公司等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全覆盖,逐步引导游客选择诚信指数高的企业,建立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云南旅游市场整治、环保优先,不是一阵风,会一直抓、持之以恒。”和丽贵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 帆 杨文明 李茂颖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