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公共信息中心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了2018年失信黑名单年度分析报告。报告分为2018年度失信黑名单总体情况分析、重点领域失信特征分析、失信重点聚焦及典型案例三大主题。其中,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与权健公司涉嫌传销及虚假广告犯罪案、长春长生假疫苗案等案例一同列入失信重点聚焦范围。 2018年,P2P网贷行业风险频发,平台“爆雷”事件时有发生,令投资人损失惨重。据报告对各地公安机关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产生问题的P2P平台共1282家,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其中浙江涉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达287家,占总数的22.39%。 从问题平台涉嫌犯罪的类型来看,138家平台涉及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占总数的74.19%;其次是涉嫌非法集资,涉及37家,占总数的19.89%;此外,有10家问题平台涉嫌集资诈骗,占总数的5.38%,另有1家问题平台涉嫌合同诈骗。 作为依托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P2P网贷平台具有交易简单、快捷、门槛低的优势,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这种优势也往往会被集资诈骗活动利用。当事平台假借P2P网贷之名,以正常的投资项目为幌子,实际上进行的是借新还旧、击鼓传花式的庞氏骗局。多数平台会以高收益、高返佣等为噱头进行宣传,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加入,而聚集的资金则被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报告指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秩序,挫伤市场信心。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财产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