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知网毛利率60%背后:同行吃惊 高校叫苦
 
2019-02-19 09:10:08   杭州网

近日,“演员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愈演愈烈。作为该事件的最大“配角”,“知网到底是什么?”掀起了一轮热议,而知网拥有60%的毛利率也被众人所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发现知网拥有60%毛利率的背后,其凭借庞大的用户资源获得强势议价能力,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价格涨幅,这也令不少高校有些无奈。

每年都在涨价

“我们采购知网数据库已经有20年左右的时间。”某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编目部王老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知网每年的价格都会涨,“不过现在还没开学,以前的数据我不好查,今年我们的采购价已经达到了63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该高校所在省市的政府采购网上查阅了相应的招标结果公示,根据双方合同,知网运营主体同方知网为该高校提供CNKI系列数据库,内容包括安装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报纸、会议论文等库所购买专辑的镜像数据,总库并发数为240,服务期限为2019年全年,最终合同金额为62.95万元。

据王老师介绍,知网的采购很复杂,有多种采购方案,会根据购买的并发用户数(取决于该院校学生同时在线下载论文人数的需求量)、所选学科范围、地域差异和院校级别差异而做出不用组合的定价。但是在选取相同服务的情况下,以该高校为例,每年有8%的涨幅。

若将我国三大文献数据库平台——知网、维普、万方的定价模式作比较,王老师表示,其差异在于万方和维普每年的价格是固定的,而知网会在第一年的基数上每年有一个固定涨幅。

“虽然数据库有涨幅并不罕见,外文数据库几乎都有,但知网算是中文数据库中为数不多(每年涨价)的,而且去年知网还将独家资源期刊从CNKI系列数据库挖出来形成新的增值服务。”王老师说。

知网凭什么年年喊涨?现实是高校图书馆离不开知网,知网用户群体和使用量也确实庞大,这便让其有了与外文数据库一样的底气。

王老师表示,高校在这一市场上处于弱势,因为离开了这个库很多科研项目就无法进行,一旦学校宣布停用,根本无法顶住学生需要大量使用文献数据库的压力。

王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包库购买下来需要几十万,但是以全年统计的阅读量来做一个简单的除法,单篇的点击量或者下载量平均只摊到几分钱。“单篇的成本确实是很低,所以也反过来说明学生的使用量很大,学校无法拿师生的需求去做博弈,所以不得不有这个支出。”

当然,也曾有北京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在2016年做出过停用知网的举动,只可惜结局都是以恢复使用而告终。在王老师看来,单个院校停用对知网来说并不是太受影响。

60%毛利率让同行吃惊

在高校有限的预算中,不少学校对涨价颇有意见。王老师表示,一旦知网的报价超出了学校的预算,学校的应对只能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压缩选项精简到保留必读门类节省开支,第二是转而选择高校间的论文共享平台,因而无法做到即时性,用户体验差。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知网的确是目前期刊内容覆盖最为全面的平台。据公告数据,知网签下期刊8000余种,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到2300余种,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以上,比起其他数据平台几百种期刊的数据量,知网在资源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王仲(化名)在文献数据库行业的销售岗已工作多年,他表示:“其实在翟天临事件出来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知网有60%的毛利率,当时我们也挺吃惊的,但我个人觉得存在即合理,每个公司的运营成本都有所不同,我公司的利润比例没有这么高。”

王老师表示,仅仅从高校端的采购额来看,同样的包库内容,知网几乎要比维普和万方高一倍。“经费不是很充裕的高校不会全部买下三家数据库的,从性价比上说没有可比性,因为虽然三家数据库会存在50%的重复率但各有各的独家资源。”

目前,国内主要的学术类期刊数据库除了有知网、维普、万方外,还有龙源期刊网、超星、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等。据了解,数据库平台已发展了多种盈利途径。

“广告一般占数据库厂商收入很小的一部分,盈利的途径主要来自于数据库购买使用权和查重系统收入。”王仲向记者表示。以知网为例,记者在知网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官网上看到,官方定价为35元/篇(期刊)、188元/篇(专、本科)、345元/篇(硕博)。

传统数据库或面临发展瓶颈

以王老师所在高校图书馆为例,目前数据库(数字资源)购置费占到图书资源支出的六成以上,其中外文数据库的采购费用是中文数据库的两倍左右。王老师认为这是“非常健康的图书资源比例”。

随着各大高校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文献管理向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容忽视,各大文献数据库都在暗自布局。“若按照市场化运行发展,如此涨价的趋势会依旧存在,因为是相互妥协的一个结果。”在王仲看来,不仅如此,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传统文献数据库厂商正在面临高校市场饱和的难题。

在用户增量趋缓的情况下,文献数据库厂商目前最迫切的问题似乎不是化解“价格垄断”的口诛笔伐,而是思考如何应对庞大的存量市场。开发新的个性化资源库及提供可辅助高校图书馆功能化转型的产品成为了一些厂商的重中之重。

“文献数据库厂商的转型思路同样需要紧跟国家政策,比如在全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数据库平台也在考虑为图书馆已有的海量数据提供准确精细的处理,进一步加大图书馆信息资源分析研发投入。”王仲表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韵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