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产品单调雷同、特色不足 森林深度游还缺啥
 
2019-05-07 09:00:00   杭州网

产品单调雷同、特色不足,无法满足人们观光、度假、康养等多样化需求——

森林深度游还缺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俊毅

发展森林旅游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器”,有助于带动偏远地区脱贫攻坚。但是,目前大多数森林旅游产品单调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满足“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观光式旅游需要,无法留住游客深度旅游。下一步,森林旅游亟需从“看风景”向“过生活”转变,以满足人们观光、度假、康养等多样化需求

“五一”劳动节期间,无数游人慕名来到广西罗城罗东村,享受喀斯特水上森林旅游乐趣。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通过发展森林旅游,20多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景区实现了就业脱贫。“以前种地,全家辛苦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现在每月有稳定收入,生活越来越好。”村民银桂梅高兴地说。

“发展森林旅游是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司长程红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据统计,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接待游客超过16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5%,创造社会综合产值接近1.5万亿元。森林旅游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在哪里?

带动百万人口脱贫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以独特的稻田、森林、河流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龙胜平安村村支书廖元壮告诉记者,全寨200多户村民开办了120多家农家乐,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来旅游,百姓才能持续增加收入。”龙胜县委常委、副县长敖孔华说。

广西林业局局长黄显阳表示,力争到2020年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带动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数据显示,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户110万人,年户均增收3500元。

程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1000多处,占国土总面积18%以上,是开展森林旅游的最主要载体。过去这些自然保护地分属林业、环保、城建、国土、水利、农业、海洋等不同部门管理,不仅不利于统一监管,也制约了森林旅游发展。2018年,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明确由国家林草局负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既破解了自然保护地“九龙治水”难题,也为统筹抓好森林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

仍局限在“走马观花”

程红表示,目前我国森林旅游产品最突出的问题是单调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满足“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观光式旅游需要;难以满足人们观光、度假、康养等多样化需求,无法留住游客长时间深度旅游。

程红认为,大多数森林旅游地很少围绕主要景观延伸开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特别是缺乏特色鲜明的森林浴、森林运动、森林探险、森林教育、森林研学等参与性强、特色鲜明的内容,缺乏具有生态特色的自然风景与生态文化、室外游憩与室内娱乐、感官享受与心境享受、冬季项目与夏季项目有机结合等内容。

同时,基础设施落后也是森林旅游业的一大薄弱环节。我国森林旅游地大多处于偏僻山区林区,交通条件相对落后。比如,前往大兴安岭林区要花费大量时间,导致森林旅游长期不温不火。此外,很多森林旅游地缺乏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以及游步道体系、解说系统、标示系统等功能性设施。还有一些地方服务设施粗制滥造,既没有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也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程红告诉记者,森林旅游是投入高、产出慢的长周期产业,门槛高、限制多。很多企业虽看好森林旅游的潜力,但由于融资困难、投资保障不明确等问题,降低了成功合作的几率。

目前,我国森林旅游的主要载体——自然保护地大多是生态红线区或禁止开发区,从事旅游开发限制多,审批复杂。比如,在林间搭几座小木屋、修一段游步道,都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这严重制约着森林旅游业发展。

如何告别“门票经济”

程红表示,发展森林旅游需要大力推进“四大转变”,即森林旅游形态从“看风景”向“过生活”转变、森林旅游开发从“工业化模式”向“生态化模式”转变、森林旅游经济从“单一门票”向“综合产业”转变、森林旅游管理从“粗犷型”向“精细型”转变。

传统的“看风景”森林旅游是对某处景点、风景的浅层次欣赏。“过生活”森林旅游则是深度体验森林生活,要围绕主要风景点,融合周围的自然生态、乡风民俗、人文历史打造出相互衔接、互为依托的森林生活核心圈、辅助圈和拓展圈。大力开发森林游戏、森林徒步、森林探险、森林漂流、森林攀登、森林低空飞行,以及林下种植、林下采摘、林下亲情活动等森林娱乐和体验项目。同时,打破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之间的藩篱,做到游客与居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形成生活氛围浓厚的“旅游大社区”。

“森林旅游开发应坚决防止被工业文明思维绑架,坚决杜绝工业化的手段和模式。”程红表示,在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无论是住宿、餐饮、娱乐等基础建筑,还是标识、健康、科教等设施建设,都要遵循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原则,不搞大挖大建,尽量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并做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在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上,应精心设计排放低、污染少、品质优、效益高的新兴旅游产品,同时引导游客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低碳森林旅游产品体系。

在森林旅游管理上,可借鉴国际性成熟标准和规范,比如IUCN绿色名录、ISO14000系列标准,提升我国森林旅游业低碳化、生态化水平。

同时,要摒弃单一“门票经济”做法,把森林旅游与森林种植业、森林养殖业、森林采集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式林下经济。既向游客提供参与式的旅游项目,丰富其旅游生活,又为游客提供绿色生态森林食品,满足其健康饮食需求。

此外,还可以把体育、文化、教育、医疗等产业与森林旅游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山地运动、生态文化、自然教育、健康养生等新兴康体项目,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 黄俊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