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您信用优良,是我行优选用户” ,信用卡营销套路多
 
2019-05-31 08:54:39   杭州网

“鉴于您信用优良

已成为我行信用卡优选用户

点击立即申领”

这样的信用卡短信推销,每天都像病毒一样发送到很多人的手机上。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由于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激烈竞争,争相“拼规模”“抢市场份额”,病毒式的畸形营销愈演愈烈。

花式营销获客 强制办卡没商量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都被信用卡类似的“强推销”所困扰。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卡量每年都在大规模增长。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16.73%,不少银行的累计发卡量都突破了1亿张。

现在,信用卡的发卡推销花样繁多,已经不局限于直接上门或到办公室推销。例如,与商场、超市、电影院、大型展览、热门手游等合作发联名卡。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经常会看到银行信用卡“摊位”,以办卡送行李箱或“刷卡返现”、免年费等来吸引消费者办卡。

借助互联网化,信用卡推荐广告无孔不入。浏览新闻、观看短视频甚至在微信上阅读一篇文章,都有可能会被推送信用卡广告。有的银行则粗暴地采取捆绑式强制办卡,不少消费者反映,申请房贷、消费贷时被强制要求办信用卡。

北京白领郝女士在没有同意办卡的情况下,直接收到一张快递到家里的信用卡。“我当时上班不在家,快递送过来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本人签收,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办了一张信用卡。”

而已经毕业多年的上海白领王女士,上大学时办了一张信用卡,多年后卡片到期,王女士致电银行咨询到期卡片是否就会自动注销,没想到银行告知几个月前已经寄出一张新卡片到当初办卡留的学校地址。“银行太随意了,给我办了一张新卡也不通知我,也不核实寄送地址,万一卡片被他人盗用了,谁来负责?”

“免年费”馅饼其实是陷阱

“被礼物吸引,却走进大坑。这样的办卡诱惑一定要抵住,不然后悔不迭。”网友“猫哥”在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写道,自己在礼物的诱惑下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没想到未激活开卡的信用卡也要交年费,不知情的他三年未缴年费被计入了逾期,导致买房办房贷时征信没通过。

据记者了解,大部分信用卡都要收取年费,有的是规定开卡后交易次数达到几笔就可以免年费,有的则“霸道”地规定不激活不开卡也要收年费。不少信用卡在推销时会以“免年费”为宣传点,但实际上免的只是第一年年费,或者每年要交易到一定额度才可以。

此外,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信用卡不激活的话,年费会以欠款的形式记录在持卡人的账户中,而且持卡人没有激活,银行也不会通知用户有欠款。如果用户一直没有缴纳这部分欠款,则会造成逾期并影响个人征信情况。

张家口市的张女士在“聚投诉”平台上投诉称,去年5月通过某银行app的推荐申请了该行信用卡,app上未对卡片特殊性质做详细说明。卡片领取时银行工作人员也没有介绍使用的权利义务,一直以为就是张普通的信用卡。今年5月却收到银行短信称6月2日前需消费够20万元,否则将收取2000元年费。而卡片透支额度才5万元,怎么在一个月内消费够20万元?为了不影响征信,张女士只好交了年费。

“这种隐瞒消费条款、不告知全部权利义务、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太让人气愤了!”张女士说。

应强化发卡规范性

记者了解到,在银行信用卡业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投诉和案件纠纷也明显增长。

河北省消协今年3月发布的信用卡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由于银行对信用卡领用条款及章程提示说明不到位引起的疑问和纠纷占比26.32%,而由于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款等产生的疑问和纠纷占比为10.53%。

一位信用卡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只要你在网上点击过办理信用卡的相关链接,信息就泄露了,所以经常会出现办了一家银行的信用卡,其他银行都纷纷跑来营销的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不少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所以银行都在发力布局信用卡业务。在银行加大信用卡推销力度的推动下,“一人多卡”的授信情况极为普遍,也形成了“发卡日就是死卡日”的怪现象。

实际上,2009年原银监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就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发卡行为规范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对信用卡申请人履行必要的收费和风险告知义务;未经持卡人授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用卡激活前,不得扣收任何费用。

消协相关人士认为,银行信用卡相关解释提示服务有待加强,应加强对合同条款的解释、规范,加强在信用卡申办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确保消费者在申办中了解各项注意事项,优化使用体验感。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