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网上投票80%支持付费焦点是该付多少钱
 
2019-06-14 10:17:25   杭州网

滴滴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要支付费用引热议

网上投票80%支持付费 焦点是该付多少钱

钱江晚报 孙晶晶

打车时,在车上遗失物品,怎么办?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要不要给费用?6月11日,滴滴出行公示了《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与建议。

这也是国内网约车行业首个针对遗失物品的管理办法。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明确:乘客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如无法自行领取,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应给予合理费用。

要不要付费?滴滴曾经发起公众评议

52万人网上投票,80%表示支持

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需要支付费用吗?

去年年底,滴滴公众评议会曾经发起过类似的话题讨论,公开征集投票。

当时,共有52万多位网友进行了线上投票,投票的结果显示,80%的网友支持需要支付费用,支持不用付费的只有20%。

支持付费的网友理由很简单:丢东西是失主自己的责任,乘客应该为自己的“丢三落四”买单。

网友“小李”:司机捡到开车送回去,总不能白跑一趟吧,最起码的路费是要给的,要么失主自己去拿。

网友“菲”:拾金不昧我觉得应该是在不影响司机利益的情况下,毕竟每个人都不容易,耽误了人家跑活儿,付路费是很正常的事情。

网友“胡美满”:之前就有过在网约车上遗失物品的经历。“上次在专车上丢了手机,联系到司机之后,司机给我送了回来,我给了司机200块钱,司机也接受了。毕竟我当时有急用,也给司机添了麻烦,还是感谢司机能给我送回来,给司机点钱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不过,也有乘客提出,乘客该不该付费要分情况。

网友“嘟嘟”说,司机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应该在乘客下车时提醒不要遗留物品在车上。“如果司机没有做好提醒工作,我觉得司机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在路程并不远的前提下,免费送回,拾金不昧也是一种美德。如果在提醒之后,乘客依旧马虎,司机开空车送回,乘客理应支付相应的费用。”

该付多少费用成热议焦点

司机建议滴滴设置失物送回订单功能

在采访中,很多乘客都支持,如果司机归还失物,应该支付合理的费用。但是应该支付多少费用是热议的焦点。

乘客“Declan”说,“我就遇到过有些司机漫天要价,两部手机要500元才送回,确实有点过分了。”

网友“游游”:“我就有一个问题,怎么保证油费的价格是公正的呢?”

网友“磊哥”说,距离远的肯定要比近的支付的多,要有一个量化标准。

有司机支招,建议滴滴成立一个失物管理中心或者开发失物送还功能,避免因费用引起的司乘纠纷。

时师傅开网约车已经有3年时间,平时在车上捡到的钱包、手机也不少。出于安全考虑,每次他都会把失物亲自送还到乘客手中,他也不会主动要求乘客支付送还的费用。不过,时师傅坦言,每次这样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确实不低。

6月10日那天晚上,有个乘客在时师傅的车上遗留下了一个苹果手机。从联系上乘客,到把手机送还到乘客手中,整整耽误了他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时师傅建议,滴滴平台是否可以设置失物送回订单功能。由乘客选择收货地点和线路,师傅计价送回。“这样既安全,又不耽误师傅做生意。”

此外,网友“浩子”则认为,若乘客不愿意支付费用,司机也不愿意白跑一趟送回去,司机可以搜索最近的派出所,把乘客丢失的物品交给警察,并登记丢失者信息。这样不但安全,乘客自己也可以随时去拿。

对此,钱江晚报记者也咨询了滴滴平台。滴滴表示,目前,征求意见稿正在公示阶段,平台也希望通过这次广泛征集意见,得出一个司机乘客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孙晶晶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