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 贾珺)记者6月27日从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该局新推出19条创新创优服务措施,其中4条服务措施紧盯消费安全,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据介绍,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推出的服务措施包括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辖区企业创新性成长、护航人民群众放心安全消费、护航新型城市形态塑造等4个方面。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体现了“创新”这一关键词。在19条措施中,属于争取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就有15条。 值得一提的是,在护航人民群众放心安全消费方面,共有4条服务措施紧盯安全底线,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开展尝试,分别是: 依托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引入消费者评价模式,搭建多维度参与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系统,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放心的“阳光餐饮”、“阳光市场”、“阳光超市”、“阳光药店”。 推进食品生产企业的电子化追溯工作。利用电子化追溯手段,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测评情况“一企一策”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探索消费维权信用信息公示。定期公示教育培训等群众关切且投诉频发的重点难点领域投诉举报情况,督促企业落实消费维权的主体责任,不断净化海淀区消费环境。 打造“315小海之声”消费教育品牌。开展形式新、覆盖广、专业化的消费教育,整合区域专业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免费服务,提升海淀区消费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