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App榜单背后隐藏黑色产业链
 
2019-08-16 08:57:10   杭州网

谁在购买刷单服务

谁在为其埋单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App中单个任务的奖励金额并不多,但按照任务发放总量来看,金额却相当大。

以一款名为“一起打麻将”的App为例,其设置的任务总奖励为23151.10元,活动周期从8月8日持续到9月9日,这仅是这款App发布的第一期任务。无独有偶,在同一页面一款名为“掌乐天天捕鱼”的App任务已经进行到第9期,在页面显示中,该款游戏这一期的任务奖励达到2.9万元。

除了游戏App,一些应用类App同样有相关任务,其中各类金融和服务类App更是出手阔绰,一款借贷类App发布的任务显示,用户只需注册且绑定银行卡、身份证,并成功使用该App支付10元,即可拿到12元的酬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应用类App也在发布类似任务,不过金额相对较少。曾经从事过刷单App研发的程序员沐愚(化名)透露,购买这些服务的App以游戏App为主,这些App占到市场总量的7成以上,一些伪社交真圈钱的App也在其中占据相当比例。

在沐愚接触过的订单中,还有一部分App想通过提升下载量和注册人数来抬升App估值的公司构成,这类公司相当注重月活量、榜单排名和下载排名,与实际地推或广告推广相比,购买刷单服务的成本要低得多。“按照目前线下推广的成本来看,获取一个用户需要30元-60元,但通过刷单获得的用户成本要低得多。”

这些花费看似不少,但最终还是由用户来买单。沐愚透露,以游戏为例,引导玩家消费就需要有足够的“托”,这些托就是从各个刷单App或刷单QQ群里雇来的刷手,从消费心理学上来看,一旦玩家使用某款游戏的时间达到或超过30分钟以上,其充钱的概率将有较大的提升。而从伪社交App的角度来看,诱导用户注册则完成转化率的第一步。“这些伪社交App会将大多数功能设定为VIP用户才能使用,用户注册完成后为了体验VIP功能就不得不支付会费。一些App为了能吸引用户,会花费数十万元来雇刷手刷单,但这些成本最后还是能从用户的注册金和充值中赚回来。”

应用开发商刷榜一方面有助于其获取更多用户,一方面可以拿漂亮数字给投资人看。多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分工明确的App刷榜产业链,这也导致了“刷榜”行为屡禁不止。“后来我觉得这个行业有违商业道德,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

刷单行为容易泄露个人隐私

还会导致手机被监控

虽然一些用户通过刷单行为赚到了一些零花钱,但在这背后却藏着无尽的隐患。记者发现,就目前存在的两种刷单模式来看,其核心都需要记录用户个人信息。

以社交平台派发任务为例,主持会记录刷手的身份证、实际姓名、电话号码和支付宝账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提供给任务发布者,还要提供给代发。除此之外,这些信息还会在各个社交群中交流,甚至被人低价出售。

而在App上领取任务刷单时,隐患同样存在。用户在运行App时,就会被应用要求授予定位、联系人等信息,在注册账户后,用户还需要将App与微信绑定,在提取现金环节,App更要求用户绑定支付宝和微信钱包。

除此之外,在领取下载任务时,用户还需要给予App使用情况访问的权限,一旦授予App这一权限后,该应用将能跟踪用户正在使用的其他应用和使用频率,以及用户运营商、语言设置及其他详细信息。这不仅加大了手机内联系人信息被泄露的可能性,还提升了密码、使用习惯、动态短信等核心信息被监控的可能性。

刷单涉嫌违法

杭州此前已有判例

在国内,对于刷单行为是否违法早有定论。2016年,一家提供应用商店数据的科技公司将两家杭州的刷榜代理公司告上法庭,指其刷榜行为严重影响了数据准确性,破坏正常经营。而这也是全国首例针对“刷榜”行为的诉讼。

该案二审判定原告胜诉,最终获赔10万元。代理律师指出,“刷榜”行为触及了数据公司的权益,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而另一方面,如果手机应用市场被这些愿意花钱砸流量的企业所操控,其他软件开发者将在刷榜的生态中受到利益损害。

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谨言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看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电商法的规定,平台若要提升某款App的排名,则必须在该款App的醒目位置标明为广告,这不仅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也是维护整个行业的秩序。”

刷单行为终将害人害己

何时才能摒弃排名看实质

刷单行为在影响公平竞争的同时,也在影响整个行业的秩序。

杭州亦扬文化CEO、新闻评论员方扬帆认为,手机应用的刷单行为正在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从手机应用推广的角度来看,刷单行为如果没有政策干预将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作为榜单的发布平台,有义务和责任对榜单的排名机制做出相应调整,除此之外用户在选择App时也应当摒弃此前只看评分不看实际的习惯。”

然而这在杜平看来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景,杜平认为,与其他数据造假行为一样,“刷榜”蒙蔽用户的眼睛、影响投资人的判断。这样的行为蔓延开来,破坏的是应用市场的整体。如果越来越多的App参与这种恶性竞争,那么比拼的就不是软件本身的质量,而是谁投了更多的钱去“优化排名”。

他介绍手机App“刷榜”公司,往往只注重刷单量,而并不会关注开发者是否正规,应用本身质量如何,这将会直接损害用户的权益。“一些App在圈了一批用户的注册金后,改个名字又上线圈钱,而这些刷手就是他们的帮凶。这也是刷榜行为在业内为人不齿的原因,这些行为影响用户对软件的正确认识,也是对认真开发软件程序员的不公平,而这最终受害的还是用户。”

但对于App的推广,杜平也显得有些迷茫。“现在的用户已经习惯于查看榜单,一些好的产品也因为没有此类投入而与市场失之交臂。到底如何看待刷单,对于各App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 记者 朱光函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