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到千元 获利却“轻松”过万 一贸易公司竟申请了900多件商标 城报 恶意抢注商标的灰色产业链不断翻新套路,正在向新经济领域蔓延。皮包公司和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相互配合来花式敛财,让不少知名自媒体内容创作者陷入维权的漩涡。不少皮包公司“批量”申请商标,堪称“疯狂至极”。例如,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上的信息,河南邯郸开发区的邯梦贸易有限公司竟然申请了900多件商标。业内人士戏称,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可能都用不了这么多商标。 到底是什么利益驱使这条灰色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公司如同工厂流水线般批量申请商标?不愿意透露真名的资深反诈骗人士大漠说,抢注一个商标成本不到1000元,但转手卖给原作者,一进一出就能“轻松”获利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规注册一个商标下来,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半年或一年。如果有异议,你还要帮人处理。整个过程下来,你可能只赚到一两千。但如果把恶意抢注商标作为投资,他们向每个自媒体创作者勒索4万到5万元,勒索一个人,就顶他们做几十个正规商标了。这生意让人怎么做?”他说。 事实上,不少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正是钻了国家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空子。 早在十多年前,有关部门就取消了商标代理机构的行政审批,商标代理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商标注册“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商标注册程序不断优化——注册周期大幅缩短,今年上半年,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已经压减到5个月以内;注册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目前最基础的商标注册费仅为300元。不过,随着新修订的《商标法》实施在即,类似的恶意抢注行为将得到重拳整治。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徐静说,本次修订的突出亮点是对恶意抢注行为加强了行政处罚和司法处罚力度。她说:“在行政处罚方面,修改后的第四条增加了一款叫‘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和第四条相关联的一个处罚办法附在后面——‘对恶意申请商标注册的,根据情节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相当于赋予了行政机关相应权限,可以警告罚款,作出行政处罚。”不过,北京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竞争法专委会副秘书长刘楠表示,一系列商标抢注事件也给相关产业链的当事人一个警醒,要尽早申请商标注册,切实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据央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