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4岁娃英语词汇量1500不够?揭培训机构制造焦虑套路
 
2019-08-30 09:30:57   杭州网

教培机构制造焦虑,“剧场效应”让家长被“绑架”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强晓玲、实习生赵芮萱

“孩子四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暑期里,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让何海(化名)莫名焦虑。

这是别人眼里的段子,却是何海正要面对的现实。何海的儿子刚过完7岁生日,转眼就要上小学,他的英语刚学到字母“X”,而和他一起上课外班的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有的已经能用英语讲故事。何海满心焦虑。

在“暑假逆袭”“弯道超车”“上课外班‘抢跑’才可能赢在起跑线上”的喧嚣声中,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7月2日,教育部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监管。然而,暑期即将结束,课外培训机构乱象仍频:超前教育和焦虑营销成为培训机构吸引生源的两大法宝;需求膨胀但市场准入门槛低,部分课程质次价高。

培训机构制造焦虑有哪些套路?教学质量、培训效果真的像机构们吹嘘的那么好吗?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调查。

培训机构“制造焦虑”,家长纷纷“入瓮”

“220-173=47,仅剩47个名额了!”

“仅剩43个名额了!”

“再不下手赶不上了!”

某机构招生老师在微信朋友圈用“减法”营销“制造焦虑”,营造“抢到”就“赚到”的氛围。

一些已经报名参与春季班的家长,为了在暑期“续班”,还要登录APP线上抢课。助教老师一轮接一轮的倒计时“读数”更让气氛愈加紧张,“孩儿爸连WiFi,孩儿妈换4G”,某时某刻,全家为了“抢”一个课外班严阵以待。

课外教育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已然“成功”地“感染”了家长们。

北京西城区家长冯欣(化名)暑假里把女儿送进海淀区某课外班,她总感叹自己“觉悟”太晚。

冯欣的女儿9月开学将升入新初三,在这个京城最“火热”的季节里,冯欣母女每天往返于西城的家和海淀的培训机构。看着那些对课外班驾轻就熟、一脸淡定的孩子们,冯欣说,“一天上四门课的不算多,还有一天上十个小时的呢。”

暑假里把孩子送进“高中衔接课程”的还有河北的家长赵晓娜。赵晓娜的孩子今年刚参加完中考,除了中考前忙着一对一补习,各种高中衔接课程在孩子中考前就开始“轮番轰炸”。当时培训机构的老师推荐了“好学班”“精进班”和“志高班”,其中“志高班”需要孩子中考成绩600分(中考满分为650分)。

当赵晓娜终于下定决心要报名衔接课时,却发现居然都快报满了。而机构的老师还在耳边不断地“贩卖焦虑”——“现在严格按照交钱顺序给学生排位置,再不交钱就只能坐最后一排了。”

看来培训机构的“心理宣传攻势”很有“成效”,赵晓娜连说自己还算“幸运”,至少“抢到”了火爆的课程。

有着多年中学教学经验的赵桂琴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课外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自以为在课外班学过的孩子课堂上会有懒学等抵触情绪,但其实并没有扎实掌握学习知识,“就像吃了夹生饭,消化不了,久而久之,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真金白银能否换到良师为伴?

当家长不惜花费高昂的价格将孩子送到辅导班后,获得的是优质教学还是心理安慰?

在北京海淀区某培训机构的暗访中,记者随机与一位名叫王皓的“老师”聊起“机构教师是否需要教师资格证”时,他一脸惊讶地表示“不清楚”。同时,王皓也并不知道他工作的培训机构是否具有营业资格,因为,其他的“老师”和他一样,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王皓说自己假期想在学校附近兼职英语老师。正巧,王皓的学长在经营一个小型辅导机构,很快,这名零经验、零资质的大学生就摇身一变成了英语老师。“名牌大学生”的招牌让王皓很快成为备受推崇的“好老师”。于是,一名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没有教师资质的大学生,就担起了授业解惑的责任。

2018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记者查阅了六家包括线上和线下的课外辅导机构的招聘要求,仅有一家机构在要求中注明“需持有教师资格证”。王皓说,“在很多机构,教师资格证仅仅是简历和面试中一个‘锦上添花’的选项。”

曾在一些非正规培训机构上课的川川吐槽,“那些培训班基本是靠老师们借场地、借桌椅,东拼西凑成的。老师上课问问有没有问题或者不会的作业,没有的话就一直照着书往下念……”

没有合格老师,没有营业资质,在这种培训班不仅培训质量堪忧,甚至学生的人身安全都难以保证。

前不久,网传一段视频,重庆一培训机构老师用教鞭抽打学生长达数分钟,并辱骂学生让其下跪。据新华社报道,石柱县委、县政府成立的工作组调查显示,这所培训机构就是非法的,学生桂某某手掌、肩膀等部位受伤。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打人者陈某江行拘,涉事非法培训机构也被查封和取缔,但学生的心理创伤怕短期难以痊愈。

与此同时,学费之高令人咋舌。记者电话咨询了一些课外培训机构,例如,“新东方”初三一对一数学课一次2小时,费用为每小时400元;“学而思”高三的各个科目一对一辅导折后价998元每节,如果三科连报价格还能额外优惠。

目前,全国并没有一份针对培训机构统一的收费标准或规范。根据多位家长提供的信息显示,全国范围内,一对一培训课程价格每节课从200元到1000元左右不等,短期培训也多为千元起步。一些非正规的培训机构无视办学资质和师资力量,价格却向正规培训机构看齐。以王皓所在的辅导班为例,他的工资为每节课300元,可想而知学生缴纳的费用会更高。

“剧场效应”遮住了孩子们的另一扇窗

“你听说过剧场效应吗?”

中学教师赵桂琴向记者解释道,“在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原本大家看电影看得好好的,突然前排的人觉得看不清站了起来,于是后面一排接着一排的观众为了看见荧幕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只能站着看电影了。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是现在不得不面对的课外辅导班乱象。”

赵桂琴说,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于是不停地报班,不停地攀比,家长的急功近利会让孩子失去满怀好奇的求知欲,取而代之的是“分数与金钱的挂钩”。

“这种唯分数论的观念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结束了考试就结束了学习的动力。其实,学习应该是一场长跑。”赵桂琴说。

牺牲学生假期喘口气的时间来“疯狂”补课,最终能消化多少?

“假期为学生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从书本试卷中抬起头喘息休息的时间,更为孩子们推开了一扇实际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一位在朋友圈调侃自己“佛系”的边女士写道,除了做暑假作业,还买了下一学期的课本,在家鼓励和培养孩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在学习之余陪伴老人去农家乐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既让孩子懂得孝顺长辈又丰富了阅历,“虽然孩子在暑假一个课外班都没有报,但,何乐而不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记者强晓玲、实习生赵芮萱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